一、分期還款合同訴訟時效是多久?
分期付款的買受人未支付到期價款的金額未達到全部價款的五分之一,又不具備《合同法》第94條規定的解除條件的,出賣人無權行使解除權,也無權要求買受人支付價款。對此,出賣人只得要求買受人繼續履行分期付款的義務,追究其違約責任。
在分期付款買賣合同中,出賣人行使訴權的時效期間應從買受人首次未到期價款之日起計算,適用2年的普通時效期間。出賣人向買受人提出請求,或者買受人繼續履行付款義務且未特別約定其為本期之清償的,視為對前一期付款義務的履行,訴訟時效中斷。付款到期日依合同約定,合同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依《合同法》第61條規定確定,即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二、一般買賣合同的訴訟時效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一般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算。 我國《合同法》除了在第129條規定了涉外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的訴訟時效為4年以外,沒有另外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因此買賣合同的訴訟時效的規定應當按照《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處理,即適用2年的訴訟時效。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民法通則》第136條第1項又規定: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訴訟時效為1年。
從傳統大陸法系的規定來看,這1年的規定是與瑕疵擔保的內容聯系。由于原來我國違約責任采用過錯歸責原則,學理和相關立法都承認在買賣合同中有物的瑕疵擔保,因此規定一個1年的短期訴訟時效是必要的。但是現在我國《合同法》已經將買賣合同中的歸責原則確定為無過錯責任,即只要產品有瑕疵,作為出賣人就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因此沒有必要再將這類訴訟的訴訟時效確定為1年。如果出賣人惡意隱瞞瑕疵,則適用3年普通消滅時效期間的規定,并且對消滅時效的起算適用主觀定義的標準,即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侵害及債務人時起算。
分期付款的合同和普通是一樣的,但是應從買受人首次未到期價款之日起計算。適用于2年的普通時效期。在合同之中必須對合同的付款到期日必須明確有著規定,如果在合同之中尚未對付款日期進行相關的規定的話,可以對其進行補充。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追討欠款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債權債務訴訟時效問題處理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上訴案
2020-11-13涉外民事訴訟中的涉外因素是指什么
2021-01-20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誰承擔
2021-02-22夫妻離婚后財產分割
2020-11-27什么是非婚生子
2021-02-12民法總則對保護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24離婚后房產未分割,拆遷后動遷安置房產權歸誰?
2021-02-02購買集資房要什么條件
2020-12-05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怎么申請賠償
2021-01-09現在房產抵押都有他項權證嗎
2021-01-05用人者責任的內容有哪些
2021-02-21二手汽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0-12-26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勞務派遣員工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
2020-11-13勞務派遣原則
2021-02-08《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辭退是開除公職嗎
2021-03-02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利益對象是什么
2020-11-13哪些人能申領失業人員養老保險
2020-12-03車險理賠次數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