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撤銷權的法律特征
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的撤銷權的法律特征表現如下幾個方面:
1、可撤銷合同是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可撤銷合同也是不符合合同有效要件的,但這種不符合體現在意思表示不真實上。
如因重大誤解、顯失公平、因欺詐、因脅迫或乘人之危而成立的合同。
對于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因只涉及當事人的利益關系,不涉及合同的合法性以及社會公共利益問題,法律并不直接否認其效力,而是賦予當事人以變更權或撤銷權。這既體現了法律對公平交易的要求,又體現了意思自治原則。
2、可撤銷合同在未撤銷之前為有效合同,只有在被撤銷后才歸于無效構成要素可撤銷合同自成立之時起就發生效力,只是因存在可撤銷的事由,經撤銷后才自始無效。如果撤銷權人在規定時間內不行使撤銷權或者僅僅對合同的部分條款作出變更,合同仍為有效,當事人仍受合同約束,不得以合同具有可撤銷的因素為由而拒不履行合同義務。
這與無效合同不同。而無效合同,自成立時起就確定的、當然的無效,更不能通過當事人的補正而成為有效合同。可撤銷合同也不同于效力待定合同。效力待定合同是否發生效力是不確定的,只有在有權人追認后,方發生效力。而可撤銷合同是已生效的,僅由于撤銷權人行使撤銷權,才使合同無效。
3、合同的撤銷與否取決于撤銷權人是否行使撤銷權由于可撤銷合同主要涉及的是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問題,而當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其他人難以知曉,即使他人知道,而當事人自愿承受該行為的后果,根據意思自治原則,法律也沒有干涉的必要。
因此,法院采取不告不理的態度:如果當事人不主張撤銷,法院不能主動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法院和仲裁機構只能變更合同,也不得撤銷。這是可撤銷合同與無效合同的又一區別。無效合同由于其內容上的違法性,對其效力的確認不能由當事人選擇,即使當事人不主張合同無效,國家也會主動干預,宣布合同無效。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由合同的當事人行使,此與效力待定合同中的追認權屬于第三人也不同。
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要是合同有問題的,那么合同是可以進行變更和撤銷的,這個是沒有多大的難度的,只要是能夠證明合同的真實性的就可以了,要是合同中承擔的責任是很小的,那么法院也不會干涉的。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有限合伙企業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3-13沒領證再婚算重婚嗎
2020-11-13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管轄權異議申請可以郵寄嗎
2021-03-15物業非法入駐怎樣處理
2021-03-24個人賬戶存公款犯法嗎
2020-12-10申報個人財產包括銀行存款嗎
2021-03-19小貸公司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的申請條件是哪些
2021-01-31交通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1-03-152020年房產稅如何征收
2020-12-13停崗留薪人員年限到了后還能回原單位上班嗎
2021-01-15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企業違規讓員工提前復工怎么處理
2020-11-26購房保險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1-16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淺析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有關農用承包地制度
2021-02-06裝卸工跌落車下受傷是否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3輕傷后精神損失怎么理賠
2021-01-29什么是網絡投保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