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合同的生效有什么要件
1、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合同法》第9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行為人只有具備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能夠正確理解自己行為的性質和后果、獨立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才能成為合同的主體,其合同行為才能發生法律效力。
2、意思表示真實
所謂意思表示真實,是指表意人的表示行為應當真實地反映其內心的效果意思。所謂效果意思,是指意思表示人欲使其表示內容引起法律上效力的內在意思要素。所謂表示行為,是指行為人將其內在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示于外部,并足以為外界所客觀理解的要素。意思表示真實要求表示行為應當與效果意思相一致。意思表示真實是合同生效的重要要件。因為合同在本質上乃是當事人之間的一種合意,此種合意符合法律規定,依法律可以產生法律約束力;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能否產生此種約束力,則取決于此種意思表示是否同行為人的真實意思相符合。
3、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
從法律上看,合同之所以能產生法律效力,就在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的規定。對合法的意思表示,法律賦予其法律上的約束力,不合法的合同顯然不能受到法律保護,也不能產生當事人預期的法律效果。合同不違反法律,是指合同不得違反法律的強行性規定,也不得規避法律。所謂強行性規定,是指這些規定當事人必須遵守,不得通過協議加以改變。但若僅僅是部分條款違法,確認部分條款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
4、合同必須具備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民法通則》第56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采取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合同法》第44條也作出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可見,我國法律承認當事人可以依法選擇合同的形式。但是,如果法律對合同的形式作出了特殊規定,當事人必須遵守法律規定。例如根據《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條例》的規定,房屋的買賣須經房管部門登記、辦理過戶手續后才能生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簡述合同的生效有什么要件”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生效的要件有四個,分別是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仲裁與訴訟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1-04農村土地租賃合同范本
2021-01-27交通事故如何判斷是否達到傷殘等級(十級傷殘對比圖)
2021-02-12臨時工合同到期不讓走怎么辦
2020-11-15最新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
2020-12-31黨員受到刑事處罰如何黨內處理
2020-12-04合同法關于違約金標準
2020-11-15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學生在學校受傷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2-03離職檢查電腦合法嗎
2020-11-24試用期15天沒工資合法嗎
2021-03-10實習協議重要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
2020-12-27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什么是建筑工程保險
2021-01-16保險合同糾紛適用什么規定
2021-01-10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航空貨物運輸險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