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虛假身份證入職帶來的風險
審查入職勞動者身份證的真實性是入職審查的第一步。勞動者使用虛假身份證入職可能帶來哪些問題?
原勞動部《關于〈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第18條規定,“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當事人虛假的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的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行為。比如,勞動者使用虛假身份證,但是單位沒有基于這種行為就錄用了勞動者,勞動者就僅僅涉嫌欺騙,而不是勞動法律上的欺詐。
欺詐的后果什么
即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無效。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26條及《勞動法》第18條,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勞動合同無效或部分無效。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但是,如果勞動者提供了勞動并且取得了相應的勞動報酬,雙方仍然構成勞動關系。當然,單位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第5項,以勞動者欺詐導致勞動合同無效為由解除勞動關系。
使用虛假身份證入職的員工在工作中受傷,可能帶來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
如果該員工在發生工傷時已年滿16周歲,則屬于已經與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可認定為工傷。如果該員工未滿16周歲,則單位屬于非法用工,此時應該按照《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來處理。
責任由誰承擔
第一種意見認為,單位不承擔責任。理由是員工沒有提供自己真實的身份信息,導致單位不能以他本人的名義來繳納工傷保險費,過錯責任完全在于員工。
第二種意見認為,單位按照過錯大小承擔責任。理由是員工存在過錯,但是單位沒有盡到必要的審查義務,也存在過錯,所以法律后果應該根據雙方的過錯比例來承擔。這個比例在實踐中分配通常是,較小過錯方承擔20%-40%責任,較大過錯方承擔60%-80%責任。
對于你提出的“假身份入職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問題,身份入職用的假身份的話是可以進行起訴的,要是造成了嚴重后果的話會追究刑事責任,在這個方面公司應該及時的觀察動向這些的,應該及時的阻止。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婚政審要查女方什么
2021-01-30如何預防拖欠工程款
2021-02-19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概述
2021-03-01上下班途中工傷賠償多少
2020-12-10婚內過錯賠償最新規定是什么
2021-01-28自己寫的保證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保密協議與競業限制協議的區別
2021-01-30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1-17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過戶了怎么辦
2021-02-08續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單位終止合同提前多久
2020-12-10勞動者違約離職應賠償哪些損失
2020-11-11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保險拒賠是否應先解除合同
2021-02-01在網上購買保險時,如何防范風險
2020-11-08購車投保遇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未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都有哪些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