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的特征、認定與辯護要點
一、本罪的構成要件:
1.本罪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即國家對經濟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財產所有權。本罪的對象是公私財物。
二、合同詐騙罪的量刑標準
中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刑法》修正案七第四條在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后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根據我國《刑法》第224條的規定,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司法實踐中,對如何認定合同詐騙罪存在一定的爭議,筆者試對此問題作一些探討。
三、合同詐騙罪行為方式的認定
合同詐騙罪的客觀方面是指在簽訂、履行合同的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具體包括以下幾種:
第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行為。它是指行為人向對方作出簽訂合同的要約表示時,不是以真實單位或以自己名義作出,而是以虛構的根本不存在的單位和他人的名義,使對方信以為真,從而與行為人簽訂合同,對方“自愿”地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行為人從中獲取不法利益。
第二,是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以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誘騙對方當事人與其簽訂合同、履行合同,從而騙取財物的行為。此種行為的票據包括匯票、本票、支票。偽造是指行為人假冒他人名義在票據上作假的行為,既包括票據的偽造又包括在票據上簽名的偽造。變造的票據是指無權而擅自變更簽名以外的票據上記載的內容的行為,變造的方法多種多樣:有的是涂改票據數額,將小面值票據變為大面值票據;有的是采用拼湊方法,將小面值票據變為大面值票據;有的是將原有的記載除去,改寫新的記載,或者直接在原有的記載上添加字句。其他虛假產權證明是指偽造或通過其他非法途徑獲得證明其對某項不享有權利的財產享有權利的證明文件,如虛假的房屋產權證、土地使用權證、銀行存單等。這種行為是指行為人為了使對方相信自己有能力履行合同,將偽造、變造的票據或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交給對方作擔保使對方信以為真,簽訂合同,并“自愿”履行合同的義務,達到騙取對方當事人財務的目的。
第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行為。此種行為是指行為人在并無實際履行能力的情況下以騙取對方當事人信任的方式,以小利獲大利。
第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行為。此種行為是指行為人與對方簽訂合同后,將對方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隱藏,或者攜款逃跑。
第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行為。“其他方法”是指上述四種行為之外的其他行為,凡是行為人明知自己沒有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故意制造假象使對方當事人產生錯覺,“自愿”地與行為人簽訂合同,從而利用合同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都可能構成合同詐騙罪的“其他方法”。實踐中可概括出以下幾種情況:(1)行為人根本不具備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以偽造的合同,騙取對方當事人及其他代理人或者權利義務承受人財物的;(2)行為人利用欺騙手段,誘使對方簽訂原本無意簽訂的合同,使對方當事人產生錯誤認識;(3)利用虛假廣告和信息,誘騙對方簽訂合同,騙取對方中介費、立項費、培訓費的;(4)行為人的誘騙行為致使對方當事人“自愿”地與行為人簽訂合同,并履行合同義務,行為人非法獲得了財物;(5)作為債務人的行為人,向第三人隱瞞未經債權人同意的事實,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部分轉移給第三人,從而逃避債務的;(6)假冒聯合經商、投資、合作協作名義,簽訂、履行合同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四、合同詐騙罪概念和構成特征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以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合同詐騙罪的構成特征如下:
(一)客體特征
合同詐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包括國家對合同的管理制度和他人的財產所有權。本罪的主要客體是國家對合同的管理制度。故刑法將其歸入擾亂市場秩序罪。按照刑法的規定,本罪的犯罪對象是財物。
(二)客觀方面特征
合同詐騙罪在客觀上表現為,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下列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其中,“騙取”在客觀上同一般詐騙一樣,表現為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行為。
(三)主體特征
合同詐騙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包括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單位。
(四)主觀方面特征
合同詐騙罪是故意犯罪,過失不構成犯罪。根據刑法的規定,本罪的主觀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因為,行為人實施詐騙的目的是要占有他人財物,本罪的特定結果就是行為人非法占有他人的財物,而不是被害人的財產損失。被害人的財產損失是行為人實施合同詐騙的危害后果。上述肯定論者混淆了行為人主觀追求的特定結果同行為的危害后果之間的關系。二者是有區別的,行為人主觀追求的結果是行為人的主觀結果;而危害后果,則是行為人的合同詐騙行為所產生的對行為人的不利后果,是一種現實結果。對于這種后果,行為人可能持放任的心理態度,但無論行為人存在任何心理態度,都不是刑法犯罪構成體系中評價行為人主觀心態的內容。從刑法規定來看,本罪的犯罪結果是行為人非法獲取他人財物的結果。
三、合同詐騙罪的刑罰及其適用
根據《刑法》第224條的規定,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該問題答案的整理,如果還有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排除妨害能否再次申請執行
2021-02-17看守所的行為違法會導致司法賠償嗎
2020-11-27工傷賠償計算表
2020-11-18發生交通事故首先怎么辦
2021-02-03女子穿拖鞋駕車致死亡獲刑6年,被判刑后是否可免除民事賠償
2021-02-24被車撞如何索賠
2020-12-09合伙人退股如何清算
2021-01-12勞動合同模板的內容是如何的
2021-02-17快遞若保價損壞賠償是全額賠償嗎
2021-01-16已經離婚了還算婚姻糾紛嗎
2020-11-09未成年的房產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哪些非婚生子女享有繼承權
2020-12-11夫妻不和想離婚怎么辦
2020-12-29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房地產中介服務合同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3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涉外勞動糾紛案件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境內涉外勞動關系有哪些
2020-11-27交通事故意外險的適用對象是什么
2021-03-10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