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履行合同能否隨時解除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百一十九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合同雖然沒有簽字或者蓋章,但合同一方當事人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不能隨意解除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八條?【依合同履行義務原則】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第三十七條?【合同書與合同成立】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期限是多久
1、按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解除權的行使期限行使
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的,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比如,如果當事人約定出現某種事由可以在一個月內行使解除權。那么在合同約定的事由發生一個月后,解除權消滅,當事人不能要求解除合同,而必須繼續履行。
2、在對方當事人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內行使
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的,非受不可抗力影響的當事人或者違約一方當事人為明確自己義務是否還需要履行,可以催告享有解除權的當事人行使解除權,享有解除權的當事人超過合理期限不行使解除權的,解除權消滅,合同關系仍然存在,當事人仍要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所謂催告后的合理期限,根據個案的不同情況確定,作為享有解除權的當事人應本著誠實信用原則,在收到催告后盡早通知對方是否解除合同。當事人對催告的合理期間有異議的,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定。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合同雖然沒有簽字或者蓋章,但合同一方當事人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不能隨意解除合同。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公文種類包括哪些
2020-11-29未成年工作須要辦社保嗎
2021-03-15放棄專利權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25行政處罰超過期限怎么延期
2021-02-27仲裁裁決的效力怎樣
2020-12-07工傷有工資嗎,工傷工資怎么規定的
2020-11-28訴訟離婚需要找律師嗎
2021-01-30傷殘退役軍人的撫恤金如何發放
2021-02-18集體土地的租賃期限是多久
2021-01-01法院保全房產能不能過戶
2021-01-17房地產評估的原則
2020-11-30勞動合同終止包括幾種情況
2021-01-11實習證明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0用人單位社保欠繳可以勞動調解嗎
2020-12-03什么情況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1-02-12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什么是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
2021-01-29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購買車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