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解除協議要滿足的條件有什么
我國《合同法》對解除合同的限制十分嚴格,規定只有出現下列情形,才允許當事人解除合同:
(1)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
(2)當事人經協商一致;
(3)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4)在履行期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5)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6)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如:西方×飯店與×農場主簽訂購買火雞合同,準備圣誕節食用,但×農場主,未能按期將所需火雞交與西方×飯店(因為過了節,就不吃火雞)故×飯店提出解除合同。如果是肉雞愈期交貨,只負違約責任。造成損失的可賠償損失。
(7)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8)當事人一方主張解除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9)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一般情況下,對于輕微違約不能解除合同。
行使解除權的方式:一是通過法院判決或仲裁機構裁決;二是單方面通知對方解除,但如果對方不同意解除,還要通過法院或仲裁機構。
由此可見,并不是一方的任何違約行為都足以使對方有權解除合同的,只有當一方出現重大違約、根本違約或違反合同條件時,對方才能解除合同。如果屬部分違約,可協商部分解除其余部分仍然有效。當然,解除合同不影響當事人要求賠償的權利。另外,如果屬政府批準成立的合同,其解除時還應報批準單位備案。
關于解除合同與損害賠償能否同時并用問題,德國法規定:解除合同與賠償不能并用。解除合同就不得再要求賠償;要求賠償不能再解除合同。
我國與大陸法系相同:解除合同與賠償可同時并用。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法定解除協議要滿足的條件有什么”問題進行的解答,合同解除的形式有兩種,法定解除和協議解除,如果是協議解除的,雙方協商后不違反法律的規定,解除合同是有效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銷債權債務承繼是怎樣
2021-01-20房屋裝修合同簽約流程是什么
2021-03-22高空拋物入刑了嗎
2020-11-28廠房買賣合同范本
2021-01-12借款協議自己寫有法律保障嗎
2020-12-14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怎么辦
2021-01-23離婚后孩孑撫養費標準
2020-12-10居間人的法律責任
2021-03-03法醫鑒定輕微傷標準是什么
2021-02-05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中介買賣房屋風險怎么防范
2021-02-15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收入如何確認
2021-03-23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勞動關系轉移流程
2020-12-05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應當賠償
2021-02-21快遞車逆行出事保險理賠嗎
2021-03-24保險公司怎么確認騙保
2020-12-23保險公司理賠要原件嗎
2020-12-20保險代理人的類別可以分為哪幾種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