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拖欠勞動者工資怎么討回
用人單位拖欠勞動者工資報酬,違反了《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根據法律規定,勞動者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逾期不支付的,責令企業按照應付金額50%以上一倍以下的標準計算,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另外,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爭議仲裁,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資報酬,同時勞動者有權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符合條件的勞動者可以向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
九種途徑:
第一招:舉報投訴。
任何組織或個人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的行為,有權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舉報。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在2年內未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發現,也未被舉報、投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查處。
第二招:調解仲裁。
主要處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發生的勞動人事爭議。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第三招: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
可申請信息為:除主動公開或其他法定不予以公開的政府信息外,由政府履行職責過程中制作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信息。
第四招:政策咨詢。
組織或者個人想了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方面的法規政策規定,可撥打“12333”熱線電話、登錄人社部門門戶網站“網上咨詢”欄目或者到各地人社部門信訪接待室進行咨詢。
第五招:信訪。
適用于信訪途徑反映的問題包括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制定或執行政策提出意見和建議的;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投訴等。
第六招:申訴。
對機關、事業單位做出的人事處理不服的,可通過申訴途徑處理。
第七招:行政復議。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未提起行政訴訟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向上一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復議,也可以向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復議。
第八招:工傷職工勞動能力再次鑒定申請。
工傷職工及其近親屬或者用人單位對各地級以上市(含順德區)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初次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或復查鑒定結論不服的,可在收到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
第九招:司法途徑。
適用于司法途徑反映的問題包括:依法應當由司法機關處理的申訴和控告類信訪問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人社部門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人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簽拆遷合同房子被挖政府又說不行怎么辦
2021-03-11同等責任書我簽字了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20假焊工證安監局如何處罰
2021-03-22審查合同包括哪幾個方面?
2020-12-10交通事故賠償強制執行期限
2020-11-09借條法院起訴流程有哪些
2021-01-24交通事故訴訟時效起算時間
2021-01-11特殊情況遺產如何分配
2021-02-17兒子沒能力贍養老人怎么辦
2021-01-15貪污罪與挪用公款、挪用資金罪之異同
2021-02-12顧客在超市摔傷流血該怎么辦
2020-12-08企業要求合同變更,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0-11-25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保險合同怎樣生效?
2020-12-13理賠程序如何處理
2020-11-29被盜車出險 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0-12-15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種類
2020-12-22保險公司管理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騙保的民事后果
2021-01-13什么叫承包到戶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