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標準工作時間問題
勞動法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而國務院在1995年發布的《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第三條則明確了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的工作制。除特殊條件及特殊情況下可允許例外(采用不定時工作制或突發情況需延長工作時間的)的情況下,其他延長職工工作時間的,均視作加班,那么單位就需給職工支付工資報酬或安排補休。需要注意的是,自1997年5月1日以后,一律以每周40小時為基礎工作時間計算。
二、計薪工作日及工作小時的計算
工作日計算方法如下:
年工作日:365天/年—104天/年(休息日)—11天/年(法定休息日)=250天/年;
季工作日:250天/年÷4季=62.5天
月工作日:250天/年÷12月=20.83天
以每周、月、季度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即得出相應的工作小時,例如:
月工作時=20.833天×8小時/日=166.67小時
三、每月計薪天數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據此,員工在離職時對于未做滿月的部分工資計算就有了依據,例如小王月基本工資為8000元,至某月其工作了7天之后離職,則此7天小王所得工資即為8000÷21.75×7=2574.71元。
四、加班工資計算
加班分工作日加班、雙休日加班和法定休息日加班。對于這三種不同的加班形式,也有不同的工資支付標準。勞動法規定
1、在工作日加班亦即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支付不低于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
2、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單位可以安排員工補休,如不能安排補休的,應支付不低于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
3、法定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應支付不低于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可見,除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單位可安排補休外,工作日加班和法定假日加班都必須支付工資報酬。應注意的是此處所指工資均為基本工資,不包括獎金、補貼等。
不管是用工者還是勞動者,了解工作時間計算方法和加班工資待遇,對于保護自身權益都很重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事故訴訟流程詳解
2021-02-15工傷認定時間期限延長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06原產地標記如何認證
2020-12-31監察機關哪些情形下可以采取留置措施
2021-01-17行政處罰案件多長時間辦結完
2021-03-25民事糾紛的解決與審判制度
2021-03-18訂婚之后男方要退婚怎么辦
2021-02-17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貴州煤礦7人遇難,公司應賠多少
2021-01-02租客物品如何提存
2020-12-01怎么證明是在商場摔傷,有哪些相關法律依據
2021-01-02違法解除合同賠償金如何算
2021-03-03員工辭職是否確認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0被公司惡意辭退的情況下,員工能要求賠償嗎?能賠多少?
2021-01-03人壽保險怎么買,在購買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4壽險理賠中主訴證據效力的認定
2021-01-08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飛機軍事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8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4S店延遲交車怎么賠償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