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務人惡意損害債權的行為。我國破產法中規定的隱匿、私分、毀損、拋棄財產的行為即為惡意損害債權的行為。由于該行為屬于事實行為,不是法律行為,破產管理人或清算人可通過侵權損害賠之訴或不當得利返還之訴追回財產。
(二)債務人的無償行為。債務人的無償行為是指破產債務人將本屬于破產財產或權利的以無價或幾近無代價的方式過度給第三人的行為,包括
1、無償轉讓財產,如增與,
2、放棄財產或權利,作為的放棄,如免除債務人的清償義務不作為的放棄,如對將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不依法律規定方式中斷。
3、對外提供無償擔保。
(三)可撤銷的非正常交易行為。非正常交易行為是指在破產程序開始前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按過低價格與他人進行交易而侵害債權人的行為。我國破產法明確規定了非正常壓價出售財產的行為可撤銷行為。判斷非正常壓價的標準,從理論上講,應與出賣時的市場價格水平大體相當。在實務中,應考慮在市場經濟中,存在市場交易的風險性,對于稍低于市場價格的出售行為,一般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不能一概地予以撤銷。但出售的價格低于市場價格0.7以上則應視為過低價格。非正常壓價出售財產的行為,在英國破產法上稱“過低價值交易”,規定稱,與他人進行的交易使公司得不到約因,或與他人進行交易中,對方提供的約因價值遠遠低于公司在錢或金錢價值方面提供的約因,均屬過低價值交易,可予以撤銷。
(四)可撤銷的偏頗行為。偏頗行為是大陸法國家的用語,指債務人在臨界期間內實施的,使個別債權人的地位得到伏于其他債權人的行為。在英美法國家稱為優惠行為。該行為撤銷的理論依據是保護債權人地位的平等,具體包括
1、對原來沒有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
2、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
3本意清償,即對到期既存債務的清償。這種清償,當事人的主觀上必須有惡意,即債權人明知或因重大過失不知債務人已無支付能力的本意清償可予撤銷。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如果要行使破產撤銷權的,必須滿足法定的條件,并且需要在行使期限內行使,一般的行使期限是一年。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安全生產責任事故法人有罪嗎
2021-01-21拆遷中請律師的好處有哪些
2021-03-01涉外婚姻典型案例
2020-12-31商業秘密的網絡保密方法有哪些
2021-03-25商標證書沒下商標可認轉讓嗎
2021-03-02孕婦可以去監獄探監嗎
2021-02-01離婚后還要計生考核嗎
2021-01-15寄存物發生毀損怎么辦
2021-03-23如何分割夫妻財產
2020-11-27上班玩手機被開除算違反勞動法嗎
2021-03-13免責條款有哪些特征
2020-12-03勞動法關于加班規定怎么規定
2021-01-06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家庭財產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基準內容包含哪些
2021-02-20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出了車禍保險最多賠多少
2021-02-17保險公司可以解散或者倒閉嗎
2021-01-21保險到期了可以推遲多久交
2021-03-20什么是損失補償原則,影響保險補償的因素有哪些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