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定承諾轉質與責任轉質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百一十七條的規定,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轉質,造成質押財產毀損、滅失的,應向出質人承擔賠償責任。
具體認定,如下所述:
(一)承諾轉質:
質權人為擔保自己的債務,征得質物所有人同意后,在其所占有的質物上設定較自己質權有優先效力的新質權的行為。承諾轉質的構成要件如下:
1、質權人須征得質物所有人同意。
2、承諾轉質與質權人的質權及其被擔保的債權全然無關,不受原質權的限制。
因此,其所擔保的債權清償期和債權額可以超過原質權所擔保債權的范圍,轉質權的存續期間也不受限制。承諾轉質由于系經質物所有人承諾、同意而轉質,故轉質人的責任并不因之而加重。
(二)責任轉質:
質權人在質權存續中,以自己的責任將質物轉質給第三人的行為。構成轉質須具備以下條件:
1、于質權存續期間。
2、將質物移轉占有于第三人。
3、轉質權的范圍不超過原質權。責任轉質一經成立,轉質人即原質權人則對其轉質行為負有自身的法律責任。對于因轉質所受不可抗力的損失應當負責。轉質權人對于質物變賣取得的價金,有較質權人優先受償的權利。
什么是轉質
轉質指在質押期間,質權人(憑借質權人的身份)以質物為第三人設立質權的行為。第三人取得的質權稱為轉質權,第三人稱為轉質權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百一十七條的規定,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轉質,造成質押財產毀損、滅失的,應向出質人承擔賠償責任。轉質一般用于擔保法,它是質權人享有的一項重要權利,分為承諾轉質和責任轉質兩種類型。二者在發生原因、轉質范圍、轉質人責任、轉質權的獨立性、轉質權的實行等方面均不同。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承諾轉質與責任轉質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質權人在質權存續中,以自己的責任將質物轉質給第三人的行為,需具備一定的條件。承諾轉質與質權人的質權及其被擔保的債權全然無關,不受原質權的限制。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船舶買賣定金能退嗎
2021-01-08九級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和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4婚外情取證注意事項
2020-11-24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中將涉及哪些主體
2021-03-16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試用期結束被辭退會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06雇人代班15天被除名
2021-02-20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的兩大基本原則
2021-03-19飛機延誤四小時賠償
2021-03-24保險公司在有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該怎么做
2021-01-02新法修訂對保險公司提出挑戰
2020-11-29辭職后用人單位不辦理保險交移
2021-03-01船舶沉沒保險人拒付是否合法
2020-12-16保險合同違約的類型
2021-01-15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追償的
2021-01-03保險公司拒賠有哪些合法理由
2020-11-29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
2021-01-31保險責任期限及免責條款的約定合法有效,投保人應屬未如實告知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