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格式條款的解釋原則
格式條款的解釋應采取三項特殊的解釋原則:
1.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
這就是說,對于格式條款,應當以可能訂約者平均合理的理解為格式進行解釋。既然格式條款是為不特定的人所制訂的,就應考慮到多數人而不是個別消費者的意志和利益。因此就格式條款發生爭議時,應以可能訂約者的平均的、合理的理解為格式進行解釋。具體來說:
第一,格式條款的解釋不應僅以條款制作人的理解進行解釋,而更應以一般人的理解進行解釋。應超脫于具體環境及特殊的意思表示,也就是說,不應把各個具體的訂約的環境或特別的意思表示作為解釋合同的考慮因素,據此探求個別當事人的真實意志。
第二,對某些特殊的術語應作出平常的、通常的、通俗的、日常的、一般意義的解釋。如果某個條款所涉及的術語或知識不能為某個可能訂約的相對人所理解,則應依據可能訂約者的平均的、合理的理解為基礎進行解釋。同時,如果某個條款涉及的術語或知識不能為相對人的平均理解能力所理解,則條款制訂人不能主張該條文具有特殊含義。當然,如果條款所適用的對象本身是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如海上保險條款),并為其所理解,則應就條款所使用的特殊術語作出解釋。
第三,若格式條款經過長期使用以后,消費者對其中某些用語的理解,與條款制作人制訂條款的理解有所不同,此時應以交易時消費者理解為標準進行解釋。在某些情況下,應根據其適用的不同地域、不同職業團體的可能訂約者的一般理解來解釋合同。各個地域和團體內的相對人對格式條款內容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應以適用格式條款的不同地域和團體的消費者的平均的、合理的理解為標準進行解釋。如果格式條款中的某些知識或術語不能為個別消費者所理解,也應根據可能訂約者的平均的、合理的理解為標準進行解釋。如果某些術語或文字具有特定的含義,不能被可能訂約者的平均、合理的理解能力所理解,但確為某個具有專門知識的訂約人所理解,在此情況下,是依有專門知識當事人的理解意思還是應適用統一解釋原則進行解釋,在理論上有不同看法。筆者認為,既然格式條款應實現條款制作人和不特定的相對人的利益,解釋合同應考慮大多數可能訂約者而不是個別訂約者的意志,因此,即使個別當事人對條款的特殊含義能夠理解,但仍應依據格式條款可能訂約者的平均的、合理的理解標準進行解釋。
2.對條款制作人作不利的解釋。
法諺上有所謂“用語有疑義時,就對使用者為不利益的解釋”,羅馬法上有“有疑義就為表意者不利益之解釋。”英國普通法歷來認為在條款不明確時,應對條款制作人作不利的解釋。德國《一般契約條款法》第8條規定:“一般契約條款之內容有疑義時,條款利用者承受不利益。”奧地利民法典第915條規定:“單務契約內容有疑義時,推定負有義務的一方就負較輕的義務,雙方契約內容有疑義時,使用不明確語句的一方就承受不利益的效果。”我國《合同法》第41條也采納了這一規定。這一規定顯然是合理的。因為,既然格式條款是由一方制訂的而不是由雙方商訂的,那么各項條款可能是制作人基于自己的意志所作的有利于自己的條款,尤其是條款制作人可能會故意使用或插入意義不明確的文字以損害消費者的利益,或者從維持甚至強化其經濟上的優勢地位出發,將不合理的解釋強加于消費者,所以,為維護消費者的利益,就在條款不清楚時,對條款制作人作不利的解釋。
3.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采用非格式條款。
在一般的合同解釋中,如果個別商議的條款與一般條款不一致的,那么個別商議條款應當優先于一般條款。但是在格式合同中,格式條款是由一方預先制定的,因此格式條款與非格式條款的含義不一致,應當是非格式條款優先于格式條款。這也充分地尊重了雙方的意思,而且也有利于保護廣大消費者。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果格式條款因客觀上不明確,或者具有雙重含義,或有相互矛盾之處,以至于無法確定其意義時,應視為當事人雙方的意思表示不一致,因此合同不成立或應使其無效。筆者認為,此種觀點不妥當,因為如果個別條款不明確或與其他條款相矛盾,不影響主要內容時,不能使合同無效或不成立,否則,既違背了當事人的真實意志,同時也對交易雙方明顯不利。
《合同法》第41條的規定是必要的。但對格式條款的解釋應當采取特殊的解釋規則,這些解釋規則所體現的基本精神是嚴格限制條款制作人的權限,從而更有利于保護廣大消費者。但在采用這些特殊解釋規則時,必須要看到《合同法》第41條與《合同法》第125條的規定是不矛盾的,換句話說,《合同法》第125條所確立的解釋合同的一般原則對格式條款的解釋仍然是適用的,在很多情況下,也應當成為解釋格式條款的重要規則。此外,在格式條款的解釋中,還應當遵循嚴格解釋原則。嚴格解釋又稱為限制解釋,包括兩層含義:一方面,指在格式條款的解釋中,應從維護公平正義的目的出發,對合同沒有規定或規定不完備的事項,不得采用類推或擴張適用某些條文的適用范圍的方法進行解釋。因為,如果允許對格式條款未規定或規定不完備的事項,根據合同的條文簡單加以類推、擴張和補充,必然會對相對人產生不利后果。另一方面,如果某個條文在適用范圍上不明確時,應從“最狹義”的含義進行解釋。例如免責條款未指明是免除合同責任還是侵權責任時,而侵權責任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常常涉及公共秩序,因此盡可能地不使當事人通過協議而免責。此外,在格式條款中,有時將具體事項一一加以列舉,最后用“其他”或“等等”等字樣加以概括規定,對于“其他”、“等等”所包含的內容,應解釋為與先前所列舉的具體事項屬于同一種類。此種解釋方法,也是嚴格解釋原則的體現。
格式條款的解釋不應僅以條款制作人的理解進行解釋,而更應以一般人的理解進行解釋。應超脫于具體環境及特殊的意思表示,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采用非格式條款。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糾紛如何正確維權
2021-02-23普通合伙企業的退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23交通事故的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計算標準中的“上一年”指哪一年
2021-02-04股票遺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0-12-19夫妻不和想離婚怎么辦
2020-12-29大學生上課玩游戲猝死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2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因工受傷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3-10保險條款和費率的審批與備案
2021-03-10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城鄉居民自愿參保的應該怎么做
2020-12-11理財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03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保險合同的一般規定有哪些
2020-12-16保險索賠的四個要點
2021-02-26貨車超重出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職工每個月失業保險領多少錢
2021-02-13喝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28土地轉讓的期限是多久
2020-12-07拆遷收入如何計算繳納營業稅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