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合同應當包括以下條款:
1.賣雙方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2.標的物名稱、規格、型號、生產廠商、產地、數量及價款;
3.質量要求;
4.包裝方式;
5.交貨的時間、地點、方式;
6.檢驗標準、時間、方法;
7.結算方式;
8.違約責任;
9.解決爭議的方法;
10.其他條款(如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質量保證期等)
買賣合同賣方必須是標的物的所有人或者有權處分該物的人。
買賣合同應當對買賣的標的物進行詳細的描述,做到明確具體一目了然。
買賣合同應對貨物質量重點加以約定,以便于驗收,避免糾紛。賣方應當按照約定的質量要求交付標的物,賣方提供有關標的物質量說明的,交付的標的物應當符合該說明的質量要求。
貨物的包裝方式對于貨物的安全運送非常重要,包裝不善就可能發生貨損,侵害買方的利益。對于包裝方式無約定的應當按照通用的方式包裝,沒有通用方式的,應當采取足以保護標的物的包裝方式。
交貨的時間、地點和方式是交易的關鍵內容,它涉及雙方的利益實現和標的物毀損滅失風險承擔問題。一般情況下,標的物的所有權自交付時轉移,風險承擔隨之轉移。因此對交付的相關內容一定要在合同中予以明確。
標的物的檢驗是指買方在收到賣方交付的標的物時,對其等級、質量、重量、包裝、規格等情況的查驗、測試或者鑒定。合同中應當規定檢驗的時間、地點、標準和方法、買方發現質量問題提出異議的時間及賣方答復的時間、發生質量爭議的鑒定機構。買方收到標的物后應當在合同約定的檢驗期間內對標的物進行檢驗,如發現貨物的數量或質量不符合約定應在檢驗期內通知賣方,買方怠于通知的,視為所交貨物符合約定。合同沒有約定檢驗期間的,買方應及時檢驗,并在發現問題的合理期間內通知賣方。
買賣合同中買方的義務還有按照約定的數額、地點、時間支付價款等,賣方的義務還有按照合同約定或者交易習慣相關單證和資料、按照約定的時間地點交付標的物等。如果雙方違反了應盡的義務,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合同沒有約定的按照法律規定承擔違約責任。買方的違約的情形大致有毀約、未按照約定提貨、付款等,賣方的違約情形大致有毀約、未按期交貨、交付的標的物不符合約定等。對違約行為的懲處,合同雙方應在合同違約責任條款中加以詳細描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3-25半月板損傷輕傷認定
2021-01-19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8公職人員參與非法集資如何處罰
2020-11-12如何注冊品牌名
2020-12-24監護人被指定后能否變更
2021-03-21房產抵押擔保未經登記如何認定
2021-03-17申請執行人不配合股權變更能否提存
2020-12-05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05兒童在商場受傷賠償問題是怎樣的
2021-01-29國企如何編制改制方案
2020-12-26實習期不給工資能告單位嗎
2020-12-15實習期間受傷,用人單位是否應賠償
2020-12-23未轉移所有權的機動車發生事故由誰賠償
2021-03-15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標的
2021-01-10人身保險怎么快速索賠,人身保險索賠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2保險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是什么
2020-12-02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07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