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合同法》第53條規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1)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2)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損失的。”這是規定了合同法中法定無效條款。
所謂免責條款,是指合同中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在免除或者限制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未來責任的條款。在現代同發展中免責條款大量出現,可以概括為以下四種:一是全部免責條款,按此條款,未來的受害人放棄將來對本應承擔責任的人提出的全部賠償請求。二是部分免責條款,按此條款,受害人事先同意接受以特定方式計算的,不超過一定數額的有限賠償。三是以時間限定的免責條款,約定受害人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出自己的請求,逾期不再享有有請求賠償的權利。四是通過罰款的免責條款,這種條款,當事人同意在以后發生損害時將支付一筆固定數額的款項于受害人,即免除責任。
一般而言,免責條款屬于合同的組成部分,應當奉行合同自由原則。但是,為了保護合同當事人,尤其是處于弱者地位的當事的利益和公序良俗,我國《合同法》第53條明文規定,合同中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1.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免責條款無效。在合同訂立或者履行過程中,一方造成他方人一身傷害的,構成侵權責任。而“禁止免除對人身傷害的侵權行為責任,是各國立法和實務的一致立場。”我國《合同法》也不例外。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免責約定,實際生活中隨處可見。諸如:病人動手術前,醫院讓其家屬在保證書上簽字“所發生的一切后果,醫院概不負責”;雇工合同中約定“工傷概不負責”等。其實,在我國司法實踐中早就確立了一項法律原則:有關人身傷害的侵權行為免責條款絕對無效。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雇工合同應當嚴格執行勞動保護法規問題的批復》中指出:“經研究認為,對勞動者實行勞動保護,在我國憲法中已有明文規定,這是勞動者所享有的權利。張學珍、徐廣秋身為雇主,對雇員理應依法給予勞動保護,但他們卻在招工登記表中注明工傷概不負責”。這種行為既不符合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也嚴重違反了社會主義公德,應屬于無效的民事行為。
需要說明的是,從“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免責條款無效看,行為人是故意所為,還是過失所為,均不能免責,都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2.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免責條款無效。根據過錯程度決定免責條款的效力,為各國民法所采納。如《德國民法典》第276條第2款規定:“債務人因故意行為而應負的責任,不得預先免除”。《瑞士債務關系法》第100條第1款規定:“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之責任,預先免除之合意者無效。”我國臺灣地區“民法”第222條規定:“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之責任,不得預先免除。”我國《合同法》第53條對此亦作出了明文規定。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江蘇省鎮江市精神損害賠償標準
2021-03-18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相關法律法規
2020-11-30p2p對于借款協議有法律責任嗎
2021-01-23前罪未執行能否認定累犯
2021-03-22開車撞死狗跑了算不算肇事逃逸
2021-02-182020新婚姻法有什么改變
2021-03-19受害人因交通事故致殘的是否有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呢?
2021-01-18冤假錯案怎么舉報
2021-03-19鄰居土地糾紛找誰解決
2021-01-20把房產證抵押需拿出房產證嗎
2021-02-04房屋中介費可要求退還嗎
2020-12-20房地產開發流程(詳細)
2021-01-31離婚了房產證是兩個人的名字還需要更改嗎
2021-02-08聘用中國雇員勞務合同范本
2020-11-11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指南
2020-11-16產品責任糾紛應怎樣歸責
2020-12-11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車輛修復理賠 保險公司應謹慎
2020-11-26健康保險事業部應當持續具備什么條件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