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詢:
2004年12月,浙江某保溫材料廠(以下簡稱材料廠)與吉安某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簡稱建筑公司)簽訂了一份合同書,約定“由材料廠為建筑公司承建的A樓房進行室內聚氨脂噴涂發泡工程,工程交付期為2005年8月31日,工程按國家標準驗收,底部刷防火漆,建筑公司應交預付款10萬元,工程總造價30萬元,實行由材料廠包工包料”。之后,建筑公司如約交付了預付款10萬元,材料廠即進入工地現場開始施工。2005年8月16日,突然發生火災,將材料廠部分尚未刷防火漆的發泡工程燒毀,此時,雙方對已完成工程造價28萬元均無異議。火災發生后,經公安消防部門認定,失火原因為:N公司進入A工程地域內進行電焊,未采取防護措施所致。一月后,建筑公司向法院起訴,稱材料廠未能如約交付工程,現工程燒毀,請求材料廠返還其預付款10萬元。材料廠拒絕給付,并反訴稱,工程最終未能交付,是因建筑公司整個工程安排不利,造成火災,與已無關,建筑公司還應支付其已完工的工程款18萬元。
律師回答:
標的物又與買賣合同、租賃合同的標的物有所不同。其特殊性在于標的物的完整交付不能一次性即時完成,而是須經過一定期限和程序逐漸完成。因此,不能籠統地說標的物沒有交付。對于實際附著于不動產之上的部分,應認定為已經交付于不動產所有人,其風險責任亦發生轉移。故對于這類案件,應作為一種特殊標的物,規定出其交付的特殊標準,而不應套用一般性標的物的交付來決定風險責任的承擔。綜上所述,本案的風險責任應由定作人建筑公司承擔。
相關法律知識:
民法通則第七十二條的規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一般自交付時起轉移,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一百四十二條對買賣合同標的物風險責任的承擔又作了具體規定,買賣合同標的物的所有權自標的物交付時起轉移,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買賣合同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后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怎樣才算泄露個人隱私
2021-02-15抄襲小說犯法嗎
2021-02-09假火化證明如何處罰
2021-02-19微商,代購等將如何規范和管理
2021-01-05現在孩子輔導可以要求前夫增加撫養費嗎
2021-02-16調解撤訴的案子是一審終審嗎
2021-01-27因公殉職撫恤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銀行按揭貸款購房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2-27消費者購物時被電擊傷,商場是否擔責
2020-12-24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人身保險的基本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4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1-17賠對方7320元 保險公司僅付2139元
2020-11-09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嗎
2021-01-08什么是聯合人壽保險?
2021-01-08保險理賠計算公式是什么,理賠程序怎么走
2020-12-17保險“霸王條款”輸官司
2021-01-04承包的荒山可以轉讓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