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合同后當事人如何救濟
按照法律規定,當事人通知對方解除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合同便告解除。為了限制解除權人濫用解除權,以避免給無辜的當事人造成不應有的損失,法律同時規定了救濟措施。根據合同法第九十六條的規定,當事人對解除權人解除合同的行為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這在民訴法上叫做提起確認之訴。這也是權利不得濫用原則在合同法上的具體運用。
當事人異議的理由大致可以有三個方面,一是約定解除或法定解除的條件并未成就。二是雖然解除條件已經成就,但解除合同大可不必。三是解除合同的程序違法。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在審理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的案件時,也要著重從以上三個方面進行審理,看約定解除或法定解除的條件是否確已成就;解除合同的必要性有多大,能否繼續履行,合同目的是否完全不能實現;解除權人行使解除權的程序是否合法。如果這三個方面同時具備,那么解除權人解除合同的行為當屬有效,合同自解除通知到達對方時即已解除;如果這三個方面不同時具備,那么解除權人解除合同的行為當屬無效,不產生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合同繼續有效。
相關知識:解除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1、長效合同缺乏解除條件約定
一些履行期限很長的合同,在合同履行期內則可能發生各種不同情況,一些情況將使合同訂立基礎改變。我國合同法并沒有規定“情事變更原則”,因此在出現相應事件時,缺乏法定的變更或解除合同的規定,則必然損害當事人利益。因此,長效合同缺乏解除條件的約定,應當作為法律風險予以重視。
2、合同解除通知義務履行不當
在合同當事人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或者根據法定解除條件解除合同時,解除與否仍然是當事人的權利,行使解除權必須通知對方。這種通知自達到對方當事人時產生解除合同的效力。但當事人通知義務履行不當同樣會產生法律風險。
3、合同解除后續事項約定不明
合同解除并不像有些企業經營者想象的那樣,合同已經解除就萬事大吉了。通常合同解除后還有很多善后事項需要約定明確,在協議解除時,由于解除的情況千差萬別,所以就更需要特別注意。
所以說,我們在進行合同解除的時候要知道如何進行救濟,并且當事人還要清楚解除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這樣才能更好的進行處理,減少當事人的經濟損失,這是很重要的一點,需要大家了解清楚。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賠償100萬多嗎
2021-03-05不屬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行使的職權的是
2021-01-09車禍得到對方諒解可不可以免刑事責任
2021-03-17離婚后能否給子女改姓氏
2020-12-03把自己的孩子送養出去犯法嗎
2020-11-20贍養父母是憲法規定的義務嗎
2021-03-05離婚協議日期寫錯還能生效嗎
2020-11-20剛需購房具體需要注意什么呢
2020-11-18私家車保全險多少錢
2021-01-23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保險公司誤導 拒賠理由無效
2021-01-19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預付款保函有效期一般是多久
2021-02-02保險合同書丟了怎么辦
2021-01-22財產所有者、保險契約、被保險人權利與義務知識
2020-12-13核保
2021-02-02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有什么限制和原則
2021-01-18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人
2020-11-18土地出讓金的好處有哪些
2020-11-25土地流轉有哪些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