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法承諾生效的地點是哪里
合同成立的地點和時間常常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根據《合同法》第34條規定,“承諾生效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可見,承諾生效地就是合同成立地,由于合同的成立地有可能成為確定法院管轄權及選擇法律的適用等問題的重要因素,因此明確合同成立的地點十分重要。
從原則上說,承諾生效的地點就是合同成立的地點,但也要根據合同為不要式或要式而有所區別。不要式合同應以承諾發生效力的地點為合同成立地點,而要式合同則應以完成法定或約定形式的地點為合同成立地點。
根據我國合同法規定,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參見《合同法》第35條)。而采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營業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沒有主營業地的,其經常居住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二、合同成立的時間
合同成立的時間是由承諾實際生效的時間所決定的。這就是說,承諾在何時生效,當事人就應當在何時受合同關系的拘束,享受合同上的權利和承擔合同上的義務,因此承諾生效時間在合同法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由于我國合同法采取到達主義,因此承諾生效的時間以承諾到達要約人的時間為準,即承諾何時到達于要約人,則承諾便在何時生效。
然而,在確定承諾生效時間時,有以下幾點情況值得注意:
1、受要約人在承諾期限內發出了承諾,但因其他原因導致承諾到達遲延。根據《合同法》第29?條,“受要約人在承諾期限內發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能夠及時到達要約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諾到達要約人時超過承諾期限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因承諾超過期限不接受該承諾的以外,該承諾有效”。
這就是說,受要約人在承諾期限內發出了承諾,但由于其他原因(如由于郵政部門傳遞信件遲延)而導致承諾不能在規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在此情況下,如果要約人沒有及時通知受要約人因承諾超過期限而不接受該承諾,則承諾應視為有效,承諾生效時間按承諾通知實際到達要約人的時間確定。
如何確定承諾是在要約規定的期限內發出的呢?這就要根據要約的方式來確定承諾發出的時間。如果要約是以信件或者電報發出的,承諾期限自信件載明的日期或者電報交發之日開始計算。信件未載明日期的,自投寄該信件的郵戳日期開始計算。要約以電話、傳真等快速通訊方式作出的,承諾期限自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開始計算(參見《合同法》第24條)。
2、采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如果要約人指定了特定系統接受數據電文的,則受要約人的承諾的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要約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3、以直接對話方式作出承諾,應以收到承諾通知的時間為承諾生效時間,如果承諾不需要通知的,則受要約人可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以行為的方式作出承諾,一旦實施承諾的行為,則應視為承諾的生效時間。如果合同必須以書面形式訂立,則應以雙方在合同書上簽字或蓋章的時候,才為承諾生效時間。如果合同必須經批準或登記才能成立,則應以批準或登記的時間為承諾生效的時間。
4、需要簽訂確認書的情形。通常情況下,承諾到達要約人時合同即告成立,但有時,當事人在磋商中會提出以一方或雙方簽訂最終的確認書合同才能正式成立合同。《合同法》第33?條規定,“當事人采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簽訂確認書。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確認書實際上是與承諾聯系在一起的,雙方達成協議以后,一方要求以其最后的確認書為準,這樣他所發出的確認書實際上是其對要約所作出的最終的承諾。
三、合同生效
1.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這是指一般情況下合同生效的時間。
2.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在依照其規定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后生效。如《擔保法》規定,房屋抵押合同自辦理登記手續之日起生效。
3.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4.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我們明白合同成立之后的地點與合同承諾生效的時間是一致,任何合同的簽訂需要按照一定的手續辦理,如果無生效時間就是被定位無效合同。不同的合同其規定也是存在差異,如果對于合同的其他內容需要進一步了解,歡迎來到律霸網進行專業的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認購協議可不可以繼續履行合同的依據
2020-11-17已提離職,領導還是施壓工作違法嗎
2021-03-23交通事故怎么申請財產保全
2021-02-18環境污染造成損害該如何承擔責任
2021-01-22不贍養老人有繼承撫恤金權嗎
2021-02-15什么叫房地產交易
2020-12-07公司正常清算人員如何處理
2021-02-21工會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26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什么是老賴
2021-01-09產品責任險——“中國制造”出口難題
2020-12-19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本案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6車輛失而復得 保險賠償該退
2021-01-08保證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2-14未盡提示和說明義務 保險免責條款屬無效
2021-02-12保險公估人定義
2021-02-27代理公司未及時出保單 保險公司被判承擔理賠
2021-02-03買保險 律師教你“八招”防忽悠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