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內可以要求分割財產嗎?
可以分割;
最高法院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三規定:第四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請求分割共同財產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重大理由且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
(一)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行為的;
(二)一方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的。
二、婚內夫妻財產約定
夫妻約定財產制,是男女雙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通過友好協商就婚前或者婚后所得財產的歸屬、管理、使用收益、處分及債務清償、婚姻解除時財產清算等作出約定,并按約定內處理夫妻財產的制度。
夫妻一旦約定財產制后就排除法定財產制的適用。夫妻實行約定財產制,可以簡化夫妻財產關系,也有助于夫妻靈活處理財產關系,適應婚姻家庭生活的特殊情況,滿足部分夫妻的不同需求。
我國新《婚姻法》第19條規定:夫妻財產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17條、第18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及以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夫妻約定財產制適應婚姻生活的各種復雜情況,滿足當事人的不同需求。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涉外婚姻逐年增多,允許以約定方法處理夫妻財產的問題,以適應外國當事人一方的情況。隨著“一國兩制”的推行,涉及港澳居民婚姻的財產狀況也比較復雜,約定財產制便于當事人雙方靈活處理其夫妻財產關系,以利于婚姻的鞏固和家庭和睦。
夫妻要采用約定形式處理夫妻財產關系,必須平等、自愿,不允許任何一方強迫或威脅對方;男女可以在結婚前或婚后任何時期作出財產約定;只要約定的財產是夫妻合法所得,夫妻可以自由地確定的內容,可以就部分財產作約定處理,也可就全部婚后財產作約定處理。夫妻不得利用約定規避法律或者損害第三人利益。夫妻對財產的約定,一般就以書面形式進行;口頭約定,須雙方一致認可或者有可靠證據證明,方予以認可。
在我國,夫妻財產約定的效力高于法定夫妻財產共同制。婚后所得共同制是法定夫妻財產制,只要夫妻沒有財產約定,法律就推定其采用夫妻共同財產制。但是,如果夫妻訂立了有效或沒有約定的財產,才認定夫妻共同所有。
實際生活中,完全實行夫妻財產約定制的夫妻或者家庭不多。夫妻進行財產約定,多數限于夫妻婚后所得財產的一部分。
綜合上面所說的,分割財產一般是針對于在離婚時才能進行處理的,而對于在婚內要求的話,雙方就一定要寫一份協議,而且在辦理的時候還需要提交相關的證明材料才能進行辦理,所以,分割的財產只要是共同的就該各自一半。
婚內財產約定協議書范文
婚內財產分配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婚內財產協議的法律效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人現執業于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研究生學歷,有著豐富的辦案經驗,經辦過很多的民事糾紛,包括經濟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勞動糾紛、婚姻繼承、交通事故糾紛。在刑事辯護領域,也取得了很多的取保候審,緩刑,罪輕辯護等成功的案例。本人有著扎實的理論基礎,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和法律實務經驗,工作中有著高度的責任感,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努力為客戶解決問題,不讓客戶多花一分冤枉錢!目前,張留紅律師有固定的合作團隊,在辦案過程可以利用一切資源為客戶尋求真正具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真正做到了只要客戶委托了我們團隊的任一個律師就相當于擁有了本團隊全部律師資源,可以得到所有團隊律師的幫助,從而使客戶的合法利益最大化。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認定書出來了傷者不配合怎么處理
2021-03-23原創文章侵權如何賠償
2020-12-26遭遇家庭冷暴力怎么辦
2021-02-09撫養權變更有期限嗎
2021-02-23國企簽勞動合同嗎
2021-01-22意外險醫療賠付多少錢
2021-03-11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保險人哪些情況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2-25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交通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10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案例分析
2021-01-17保險費率是否適用價格法
2021-02-22不按標準繳納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03冰雹砸車保險賠嗎,如何理賠
2021-02-22車禍保險公司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0-12-11如何認定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效力
2021-01-25模擬拆遷是國家規定的嗎
2021-01-262020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6如何認定被拆遷人的主體資格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