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產糾紛離婚財產分割原則是什么?
第一、堅持男女平等原則:在分割共同財產時,雙方應有平等的權利,不能因為一方經濟收入較低、沒有經濟收入而少分或部分給他(她)財產。
第二、堅持照顧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則:目前我國婦女的經濟條件和男子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財產分割上適當照顧婦女和兒童的利益,給撫養未成年子女的一方適當多分一些財產。
第三、照顧無過錯一方的原則:一方因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和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但有過錯,不代表就會“凈身出戶”。
第四:公平原則:離婚時應清算夫妻的經濟利益,例如:夫妻雙方對家務勞動、撫養子女的付出,一方離婚后生活水平的下降,妥善安置離異后的換病房等。
第五、尊重當事人意愿,財產約定先于法定的原則:公民有權處分自己的財產,可以多種形式處理雙方財產問題。
二、溫馨提示:
夫妻雙方打算結束婚姻關系時,就應該馬上考慮離婚財產處理的問題,如果等到離婚訴訟判決后,再申請分割合法所得財產的難度就會大大增大。好聚好散,夫妻雙方和平協商,在離婚前商量好財產處置方案,才是最理智的做法。
在以往的離婚案件中,財產分割協議中大多會出現三種無用約定,絕大部分夫妻處理共同財產時都會陷入以下誤區,從而影響財產分割的結果:
第一,財產歸子女。實際上,這些財產仍然由父母掌控,從法律上看贈予沒有履行,所以大部分被認定無效。
第二,不動產歸一方但未作產權變更。將一方名下的婚前房產等不動產約定為婚后所有,但實際沒有辦理產權更名手續,同樣是一種贈與未完成的行為。在發生爭議時,同樣無法得到確認。
第三、誰提離婚誰無財產。“誰提離婚,誰便凈身出戶”往往會成為婚內財產協議中的恩愛信諾。實際上,此類約定往往等同于限制離婚自由權,而被認定為無效。
如果在婚后雙方出現了感情問題后也是可以選擇辦理離婚手續的,那么在離婚時也是要將雙方的共同財產進行平均分割的,如果在婚后生育了子女時也是需要將子女的撫養權進行分割的,當雙方對婚后共同財產分割時出現了糾紛無法協商解決時也是可以通過訴訟方式解決的。
離婚財產糾紛法院怎么收費
戀愛期間的財產糾紛應該怎么處理
同居財產糾紛訴訟時效有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找誰開,怎么開
2021-02-03離婚如何請求損害賠償
2021-02-17房主與第二買受人簽訂合同是無權處分嗎
2020-11-11請律師到看守所多少錢
2020-12-19將別人的隱私發網上如何處理
2020-12-16企業并購的三種常見方式是什么
2021-01-17家長因兒童傷害誤工費的索賠可以得到支持嗎
2021-01-13違反同一部法律的多項規定如何處罰
2021-03-18治安管理處罰立案嗎
2021-01-15合同欺詐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02集資房如何辦理可上市產權
2021-03-21員工未辦理離職手續勞動關系是否還存續
2021-03-23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是不是買了“全險”就不會被拒賠
2021-02-26保險合同免責條款告知義務
2020-11-21兒童意外傷害保險選購指南
2021-02-07房屋拆遷補償,是“要錢”還是“要房”
2021-03-08房屋拆遷中,評估報告有期限嗎,多長時間有效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