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簽訂個人婚前財產的協議是否有效?
夫妻簽訂個人婚前財產的協議是有效的,
一方的婚前財產是指一方婚前已經取得的財產,包括動產和不動產。一方婚前財產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是個人所有的財產,如工資、獎金,從事生產、經營取得的收益,知識產權的收益,因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資本收益以及其他合法收入。
二是一方婚前已經取得的財產權利,如一方婚前取得的債權等。
三是婚前財產的孳息,包括個人財產婚前孳息和婚前個人財產婚后產生的孳息。
四是一方婚前以貨幣、股權等形式存在,而婚后表現為另一形態的財產。婚前財產的界定時間為雙方結婚登記之日,結婚登記前雙方分別所有的財產歸一方所有,結婚登記日后一方單獨獲得或雙方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法律另有規定或當事人特別約定外,作為婚后夫妻共同財產。這樣規定的目的在于簡化財產關系,便于離婚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藥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這種因人身權受到侵害所獲得的損害賠償費用,因其具有嚴格的人身性質,是用于保障受害人生活的基本費用,只能作為一方的個人財產,不得作為夫妻共同財產。例如某男被汽車撞傷,下肢癱瘓,經人民法院判決,獲得10余萬元賠償金,用于醫療、購買輪椅、護理等目的,這些費用直接因身體損傷而發生,也都是直接用于損害的治療和因殘疾而產生的特定消費。因此,該10余萬元賠償金只能歸受害的一方即某男個人所有,其妻不得主張以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
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遺囑或贈與合同均體現了遺囑人或贈與人強烈的個人意愿,均具有很強的人身性。2001年婚姻法借鑒了國外的立法經驗,將婚后一方所接受的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作為夫妻個人財產,體現了婚姻法對遺囑人、贈與人意愿的尊重,符合我國繼承法和民法通則中有關繼承和贈與規定的立法原意,充分保護了夫或妻一方的個人利益,避免夫或妻一方在婚姻生活中失去財產上的獨立人格。
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是指夫或妻一方日常生活中自己使用的物品,如衣物、鞋帽、化妝品以及其他專用物品等。
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這是夫妻個人財產的一個兜底條款,是指法律不宜也難以窮盡的具有人身性質,應當屬于夫妻個人的財產。
通常情況下,夫妻共同財產必須是存在于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也就是說婚前的財產各自屬于婚前的一方,并不帶入到夫妻共同財產當中,當然一方如果在婚后的專用生活用品也是屬于個人所有的。比如說個人所使用的化妝品和衣物鞋襪等等。
婚前財產的界定是怎樣的
婚前財產協議需要公證嗎
婚前財產如何界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拆遷新規定亮相:八道程序不能少
2020-11-16國家公職人員違規違紀受處分后是否能保留其工作
2021-01-03不滿拆遷賠償戶主用燃燒瓶抵抗暴力拆遷
2021-03-24未盡贍養義務能否受贈與
2021-03-11贍養老人能占有老人房屋嗎
2021-01-03交通調解時作事故認定嗎
2021-02-28胎兒取得繼承權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9臨時用地到期可以處罰嗎
2021-01-12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勞動合同不合法服務期限還有效嗎
2021-01-30試用期離職領導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6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1-03-26勞動糾紛調解以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6購買人壽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從一起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談起
2021-02-04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網銷保險為何如此受熱捧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