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應遵循什么的原則
1、全面履行原則
《合同法》第60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這一規定,確立了全面履行原則。全面履行原則,又稱適當履行原則或正確履行原則。它要求當事人按合同約定的標的及其質量、數量,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履行地點、適當的履行方式、全面完成合同義務的履行原則。依法成立的合同,在訂立合同的當事人間具有相當于法律的效力,因此,合同當事人受合同的約束,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應是自明之理。法律諺語中有“契約必須遵守”的說法,而我國早先頒布的《民法通則》第88條第1款也規定,合同的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全部履行自己的義務。盡管《民法通則》和《合同法》中相對應的規定在用詞上有“全部”和“全面”的差別,但實際上表達了相同的意思。
2、誠實信用原則
《合同法》第60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此規定可以理解為在合同履行問題上將誠實信用作為基本原則的確認。從字面上看,誠實信用原則就是要求人們在市場活動中講究信用,恪守諾言,誠實不欺,在不損害他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以“誠實商人”的形象參加經濟活動。從內容上看,誠實信用原則并沒有確定的內涵,因而有無限的適用范圍。即它實際上是一個抽象的法律概念,內容極富于彈性和不確定,有待于就特定案件予以具體化,并隨著社會的變遷而不斷修正自己的價值觀和道德標準。
3、協作履行原則
協作履行原則,是指當事人不僅適當履行自己的合同債務,而且應基于誠實信用原則的要求協助對方當事人履行其債務的履行原則。合同的履行,只有債務人的給付行為,沒有債權人的受領給付,合同的內容仍難實現。不僅如此,在建筑工程合同、技術開發合同、技術轉讓合同、提供服務合同等場合,債務人實施給付行為也需要債權人的積極配合,否則,合同的內容也難以實現。因此,履行合同,不僅是債務人的事,也是債權人的事,協助履行往往是債權人的義
4、情勢變更原則
情勢變更,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履行前,因不可歸責于雙方當事人的原因而使合同成立的基礎發生變化,如繼續履行合同將會造成顯失公平的后果。在這種情況下,法律允許當事人變更合同的內容或者解除合同,以消除不公平的后果。情勢變更的實質,乃是誠實信用原則之具體運用。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職工特殊期內法律保護的規定是什么
2021-02-25行政賠償是法定賠償嗎
2020-11-11女方懷孕期間男方出軌怎么辦
2020-12-04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1-03-08交通意外保險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2-12法律法規的變化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12合同有自動續約嗎
2020-12-17學生在學校自殘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1-24房產證可以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08股份公司章程工商局版本是怎么樣的
2020-11-25工資里包含競業限制費是否合理
2020-11-13公司對女員工做人流有假嗎
2020-11-22私自改離職證明違法嗎
2021-03-04轉合同工前兩年的實習期算工齡嗎
2020-11-08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藥品超出保險條款范圍 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
2020-11-24“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1-12開車撞樹上保險怎么賠
2020-12-01購買車險警惕哪些陷阱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