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青川縣人民法院
(2015)青川民初字第59號
原告青川縣**資源局。
法定代表人趙某龍,局長。
委托代理人蘇某達,四川**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楊某生,男,漢族,生于1952年12月24日,四川省青川縣人,住四川省青川縣觀音店鄉。
委托代理人王某平,四川**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青川縣**資源局與被告楊某生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12月22日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徐*勝勇獨任審理,原、被告的委托代理人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青川縣**資源局訴稱:2010年4月28日因廣甘高速公路建設需要,原、被告簽訂了《征收(用)土地房屋自拆自建及附著物補償協議》,雙方約定被告楊某生按拆遷通知自行拆除位于觀音店鄉場鎮面積為534.98平方米的房屋及附屬設施,原告向被告送達了拆遷通知,要求被告楊某生在2010年5月13日前自行拆除上述房屋。2010年4月28日被告楊某生在原告處領取了各項拆遷款共計572979元,但時至今日被告尚有248.77平方米房屋未拆除,由于廣甘高速已順利修建并通過楊某生的房屋地段,原告多次找被告協商拆遷遺留問題,要求被告拆除位于觀音店鄉場鎮應拆而未拆的房屋,或退回多領的拆遷款,被告表示不拆房,但也不退多領的拆遷款。事件發生后,觀音店鄉的其他老百姓多次舉報被告楊某生,認為廣甘高速建設征地征房不僅涉及楊某生一家,其他被拆遷人都按拆遷協議全面履行了拆遷義務,獨楊某生一家領取了全部拆遷款卻只拆了一半的房子,這不公平,要求給全部拆遷戶一個說法。為此,原告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楊某生退回應拆而未拆房屋的各項拆遷款共計249226元。
被告楊某生辯稱:1、原告提出的未拆除的房屋面積數據不準確。我的房屋被征收后,不是沒有被拆除,實際上是未完全拆除。2、我現在已經在被拆除房屋的原址上修建了新的房屋并對未拆除的部分加以了利用。我履行了拆遷義務后,剩余未拆房屋就是廢棄部分,對于廢棄部分任何人都可以加以利用,這也符合國家倡導的節約資源的政策要求,我并非是未履行合同義務,只是對廢棄物予以利用使其物盡其用。3、我新修建的房屋和利用的廢棄物原告已經向我頒發了新的土地使用權證。4、本案已超過訴訟時效,原告已經喪失了勝訴的權利。
庭審中原告青川縣**資源局提供了如下證據:
1、《征收(用)土地房屋自拆自建及附著物補償協議》,證明原、被告之間的合同關系;
2、拆遷通知,證明被告應拆遷房屋的時間和范圍;
3、土地實物核實補償登記表、房屋拆遷及附著物補償登記表、征地補償費發放名冊,證明了被告在原告處領取了相關補償費用;
4、常住人口登記表,證明被告的戶籍及家屬信息。證明被告多領取了4個人的補償費;
5、青川縣公證處公證書,證明了原告曾組織人員對被告未拆房屋進行了丈量,并確定了其未拆房屋的面積;
6、原告測量被告的未拆房屋面積的平面圖,及計算被告應退還補償費表冊,證明了被告未拆房屋的面積以及應當退還征收補償款的計算方法;
7、廣府發(2009)10號文件,證明了拆遷補償費計算的合法性;
8、青川縣**資源局更正土地登記通知書,證明被告楊某生在土地登記時錯誤登記,被告應當辦理新的土地使用證;
9、征地補償費發放名冊,記載了被告楊某生于2012年3月21日領取拆遷補償款2萬元、青川縣群工局函件一份,記載了群眾舉報楊某生未拆房的事實、青川縣**資源局會議記錄一份,記載了原告青川縣**資源局安排人員與被告楊某生協商處理拆遷房屋事宜。上述三項證據證明本案未過訴訟時效。
被告的質證意見為:對1-3組證據無異議;對第4組證據的質證意見為:戶籍信息不能證明居住和使用被拆遷房屋人口的準確數據;對第5組的質證意見為:不能證明原告測量的房屋面積即是未拆遷房屋的真實面積;對第6組的質證意見為:該組證據不能準確反映未拆除房屋的面積,以及已拆除房屋的具體面積,且原告的測量行為系其單方面的行為,未得到被告的確認,故得出的數據是錯誤的,與本案沒有關聯性;對第7組證據無異議;對第8組證據的質證意見為:與本案沒有關聯性;對第9組證據的質證意見為:第一份征地補償費發放名冊,記載了被告楊某生于2012年3月21日領取拆遷補償款2萬元,被告對其真實性、合法性無異議,但對關聯性提出異議,認為該證據不能證明原告青川縣**資源局主張未拆遷權利的時效中斷,只能證明被告楊某生主張領取拆遷款的時效中斷。第二份青川縣群工局函件一份,記載了群眾舉報楊某生未拆房的事實,被告對其真實性、合法性無異議,但對關聯性提出異議,認為本案的權利主體是青川縣**資源局,青川縣群工局不是本案的權利主體,只有青川縣**資源局主張權利才能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青川縣群工局向青川縣**資源局發出函件,只是要求其履行管理義務,而不是向被告楊某生主張權利。第三份青川縣**資源局會議記錄一份,記載了原告青川縣**資源局安排人員與被告楊某生協商處理拆遷房屋事宜,被告對其真實性、合法性無異議,但對關聯性提出異議,認為該證據只能證明青川縣**資源局于2014年3月14日開會作出了主張權利的安排,但仍過了半年后才提起訴訟。以上三份證據均不能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
被告楊某生提供了如下證據:
1、建房申請,證明了被告楊某生建房前取得了青川縣**資源局的許可;
2、集體土地使用權證,證明了2012年6月15日原告為被告頒發了土地使用權證,現有土地使用權證是合法的;
3、被告房屋照片,證明了被告的房屋并非完全未拆除;
4、證人向某某、張某某的庭審證人證言,證明了被告拆除了兩間老房屋。
原告的質證意見為:對第1、2組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無異議,但與本案沒有關聯性;對第3組證據的質證意見為:從照片上看不出已被征收房屋的原貌,該組證據需要補強;對第4組證據的質證意見為:證人只證明了部分未拆遷房屋的情況,不能反映整體情況。
本院的認證意見:對原告提出的1-3組及第7組證據,被告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對原告提出的第4組證據,本院采納被告的質證意見,對該組證據不予采信;對原告提出的第5組證據,本院予以采信;對原告提出的第6組證據,該證據能反映出測量的數據以及未拆除房屋面積、補償款的計算方法,且與第7組證據能夠互相印證,本院予以采信;對原告提出的第8組證據,與本案沒有關聯性,本院不予采信;對原告提出的第9組證據,被告楊某生于2012年3月21日在青川縣**資源局領取拆遷款2萬元,是原、被告履行合同的行為,該行為能夠引起原、被告雙方對履行合同全部義務的訴訟時效計算的中斷,而不僅只引起被告楊某生一方主張領取拆遷款訴訟時效的中斷。第二份、第三份證據記載了群眾舉報被告楊某生未完全拆遷的事實,以及原告青川縣**資源局安排工作人員與被告楊某生協商拆遷事宜,群眾舉報的行為是催促、監督法律授權的部門行使職權,也是群眾對被告楊某生因違約對公共利益造成損害而行使公民權利義務的行為。故對原告提出的第9組證據本院予以采信。
對被告提出的1-2組證據與本案沒有關聯性,本院不予采信;對第3-4組證據本院予以采信。
本院在庭審前對被告楊某生進行了詢問,原、被告雙方對本院的詢問筆錄均無異議。
經審理查明:2010年4月28日因廣甘高速建設需要,原告青川縣**資源局與被告楊某生簽訂了《征收(用)土地房屋自拆自建及附著物補償協議》,雙方約定被告楊某生按拆遷通知自行拆除位于觀音店鄉場鎮面積為534.98平方米的房屋及附屬設施,原告向被告送達了拆遷通知,要求被告楊某生在2010年5月13日前自行拆除上述房屋。2010年4月28日被告楊某生在原告處領取了各項拆遷補償款共計572979元,被告楊某生應當拆除的房屋共四間,計三層和一個防雨的瓦架子屋頂,被告領取上述拆遷補償款后拆除了二間房屋和房屋之間的隔墻以及全部房屋防雨的瓦架子屋頂,剩余兩間房屋共三層計190.42平方米未拆除,未拆除部分的補償款為:第一層53.64㎡×750元+53.64㎡×750元×30%=52299元,第二層68.39㎡×750元+68.39㎡×750元×30%=66681元,第三層68.39㎡×750元+68.39㎡×750元×30%=66681元,合計185661元。庭審前經本院詢問被告楊某生,被告楊某生承認未拆房屋的面積大約為248.77平方米。事件發生后,觀音店鄉的老百姓多次舉報被告楊某生,認為廣甘高速建設征地征房不僅涉及被告楊某生一家,其他被拆遷人都按拆遷協議全面履行了拆遷義務,獨被告楊某生一家領取了全部拆遷款卻只拆了一半的房子,這不公平,要求給全部拆遷戶一個說法。原告青川縣**資源局接到舉報后,派工作人員與被告楊某生協商拆遷事宜未果。
本院認為:1、雙方簽訂的《征收(用)土地房屋自拆自建及附著物補償協議》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該合同合法有效。2、被告楊某生未按《征收(用)土地房屋自拆自建及附著物補償協議》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屬履行不符合約定,系違約行為,被告楊某生應當承擔繼續履行合同義務或者返還未履行合同義務的價款,原告青川縣**資源局有權請求減少合同價款。3、本案是原、被告雙方對拆遷行為進行的約定,訴訟時效應該自原告知道或應當知道被告拒絕拆遷房屋時開始計算,被告楊某生拆除了部分房屋后,未表示不拆除剩余部分,且群眾的舉報行為和原告青川縣**資源局派工作人員與被告楊某生協商拆遷事宜的行為均能引起訴訟時效中斷。故本案未超過訴訟時效。4、本案涵蓋的被拆除房屋雙方自簽訂征收合同后,其權屬應當屬于征收主體青川縣**資源局,被告楊某生辯稱未拆除部分屬于廢棄物,任何人都可以加以利用,他只是利用了廢棄物的辯稱理由本院不予采納。5、本案被告楊某生在原址已重新修建房屋和利用原未拆除完的房屋另行建成了新的房屋,繼續履行拆遷合同將會給被告帶來更大的損失,且被告楊某生在庭審中明確表示不繼續履行合同,原告青川縣**資源局請求返還未履行部分的價款,應當予以支持。返還價款的范圍為:剩余未拆房產1-3層的房屋補償款185661元、獎金5000元、未拆除部分的搬家補助費185661元×1%=1857元,合計192518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楊某生返還原告青川縣**資源局房屋拆遷補償款192518元。限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付清;
二、駁回原告青川縣**資源局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5038元,減半收取2519元由被告楊某生負擔。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四川省廣元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徐**
二〇一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書記員李**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企能購買有抵押的房產嗎
2021-02-252020年新三板上市條件與標準是什么
2020-11-19監護過失是否要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31被強制隔離戒毒可以探視非直系親屬嗎
2021-02-23是否可以要求子女經常回家探望
2021-01-26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簽假合同應怎樣處罰
2021-01-27限制出境怎樣解除
2021-01-08故意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15回遷房有房本嗎
2021-01-31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勞動者可以去哪兒投訴
2020-11-22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人身保險投保方擁有怎樣的權利
2021-01-28人身保險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1-03-16賠償責任誰承擔
2021-02-12保險要有電子版合同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