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產權法的保護對象是權利嗎?
知識產權法的保護對象是知識而非是權利,知識產權的保護對象是知識產權,根據我國有關知識產權法律規定,我國的知識產權類型主要包括著作權、商標權和專利權等權利類型 。
知識是人類對認識的描述,知識的普遍存在方式或本體是形式,知識產權不是無形財產權,也不等于無體財產權。
二、知識產權的特征
權利對象自然屬性的不同,決定民事權利的區別。根據對象的自然狀態,可以用形和體作為劃分不同財產權的標準。物權是以人類的支配物為前提,物是形式與質料的統一;債權以人的行為作為前提,行為無形無體;知識作為形式,既非物質亦非行為的這一屬性,決定了知識產權既不同于物權,也不同于債權。形式這一本質,決定了“知識”具有如下特征:
1.知識不具有實體性,不能獨立存在,它必須“棲身”于物質載體。知識描述人類的認識,認識是反映一定思想和情感的信息。信息是抽象的,不具備可感知的形式特征。比如,以精神為依托的“胸中之竹”,無法為他人感知。知識又是具象的,它必須找到得以“棲身”的質料才能成為“手中之竹”。手中之竹一旦完成,就轉化為不再依賴于他的描述者的獨立的客觀存在。這種可感知的存在形式,就是“知識”。
2.知識作為形式,在時間上具有永存性。“知識”一旦被生產出來,其后,無論是形之于物質材料,還是被存儲于大腦的記憶中,具有永不磨損的品格。靠了這種品格,知識可以不斷地積淀、傳承。形式和物不同。物,不能永存。比如,一件造型優雅、色彩和諧、精美絕倫的南宋瓷瓶,是材料、造型、色彩的統一體,盡管人們精心呵護它,其壽命總是有限的。物質的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質料與形式的統一則是相對的,有條件的。這種統—一旦被打破,物就不復存在。物權以物的存在為前提,如影隨形,物滅權消。因此,法律不必為物權設定時間界限,而是任由物的自然壽命決定。作為“形式”的知識,其存在和再現并不依賴于特定的質料,它有無限的選擇余地,只要它能找到得以彰顯或存儲的質料,就不會滅失。知識靠表現和傳遞而存在,并維系其壽命。除非是知識的現實形態全部滅絕和存儲于大腦中數字化了的“胸中之竹”全部失憶,這兩種情況同時出現,否則,知識的壽命是無限的。
任何人都可以憑借自己的才智以及一定的外在條件,營造有利條件,以使得可以創造出知識產權,由于很多人覬覦于知識產權可以帶來的巨大收益,故此會實施一些侵權行為,為了使得此類侵權事件發生,我國也制定了不少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規定。
知識產權糾紛的種類有哪些?
知識產權保護的對象與特點是什么
知識產權包括哪幾項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借款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2-12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補辦出讓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3婚內過錯賠償最新規定是什么
2021-01-28小額民事訴訟可以不開庭直接判決嗎?
2020-12-042020最新的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等級是怎么樣的
2021-02-05未約定逾期還款利息的,逾期利息怎么算
2021-01-01口頭合同提前終止可以嗎
2021-02-03擔保合同連帶責任無效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11勞動合同終止爭議的解決方式是什么
2020-12-29綜合意外險能夠報銷多少
2021-01-29保險繳費能暫停嗎
2021-03-09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投保車輛中的免責條款
2021-02-01本案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再否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0-11-13離婚后可以變更保險受益人嗎
2021-03-06保險公司如何更進一步保障大家的合法權呢
2020-12-04保險公估及保險公估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3一般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1-25保險法充分保護投保人利益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27保險代理人的職能有什么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