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履行抗辯權與違約的關系
正確有效地行使先履行抗辯權,還必須認真研究其與違約的關系。通過比較,我認為兩者關系密不可分,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前提條件之一是先履行的一方當事人存在違約情形,即先履行的一方當事人在履行債務的期間屆至或者屆滿前必須存在沒有履行債務或者不適當履行債務的事實。沒有先履行一方當事人的違約行為,就沒有后履行一方當事人的抗辯權利,兩者是相輔相成關系。
(2)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條件全部具備以后,只要后履行一方當事人依法行使,即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其中最直接的法律后果就是抗辯權人可以暫時中止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這在客觀上表現為抗辯權人不履行合同義務,與違反約定的情形相同,但不構成違約,這是違約責任的一種例外,屬于法定免除違約責任的情形。
因此,正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不構成違約。相反,后履行一方當事人依法行使抗辯權后,仍然有權向先履行一方當事人主張違約責任。也就是說后履行一方當事人不僅可以不履行合同義務,而且有權追究對方的違約責任,這對后履行一方當事人的權利保護是非常到位的。
(3)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條件全部具備以后,后履行一方當事人面對對方的違約行為有權選擇行使抗辯權,也可以放棄抗辯而選擇按約履行合同義務,只要是其真實的意思表示,《合同法》不禁止。當然這樣做存在一定的風險,就是日后是否有權再追究對方的違約責任。
(4)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條件全部具備以后,后履行一方當事人如果既不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抗辯權,也不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就構成了違約。類似這樣的案例是不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們片面地認為只要先履行一方違約行為存在,自己的先履行抗辯權自然存在,沒有必要明確提出,也不需要再履行合同義務,甚至有的當事人在對方當事人起訴追究自己違約責任時,仍以此為由進行抗辯。孰不知這樣認識是極端錯誤的,這樣抗辯也是蒼白無力的,它不能產生先履行抗辯權應有的法律效果,相反自己在無意中已經構成違約。
例如: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購銷煤合同,約定甲公司在合同簽訂后第二天先付一半貨款10萬元,第八天再付清另一半,乙公司收齊全部貨款后五天內發貨。合同履行中,甲公司付清10萬貨款后沒有按約繼續支付余款,卻不斷催乙公司發貨,但乙公司一直沒有發貨也沒有行使先履行抗辯權。合同履行期滿,甲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乙公司返還已付貨款,并承擔未供貨的違約責任;乙公司辯稱自己違約是由于甲公司違約在先所致,甲公司屬于“惡人先告狀”,法院不應當支持。最終,甲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得到了法院支持,而乙公司的辯解理由似乎符合情理,但由于缺乏先履行抗辯權的支持,已經構成違約,沒有被法院采納。我們且不說法院支持甲公司全部訴訟請求的判決是否完全正確,但關于乙公司沒有行使先履行抗辯權而構成違約的認定是正確的。
以上所提及的都是有關先履行抗辯權與違約的聯系,要知道實踐中的違約現象很多,因此用到先履行抗辯權的機會也多,所以我們還是需要了解一下相關法律知識。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我們律霸網會為您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歡迎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隱名出資人存在哪些法律風險
2020-11-16基層干部沒有依法辦事怎么舉報
2020-12-25如何申請商標注冊
2020-12-07保證的效力如何認定
2020-12-15什么情況下才能收養棄嬰
2020-11-11婚姻自由原則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30失信名單寬限期是指什么
2021-01-12交通調解時作事故認定嗎
2021-02-28交通肇事行為等于交通肇事罪嗎
2021-03-10幾個人以上打架算是涉黑
2021-02-17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怎么辦
2021-01-24私人建筑合同如何擬定
2020-12-23簡并票種統一式樣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報保險需要原件嗎
2021-03-10互聯網保險的優勢是什么
2021-01-03保險的功能有哪些
2021-01-14保險經紀人的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13道德危險 MoralHazard
2020-12-19預定死亡率 Expected mortality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