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全賠償原則
所謂完全賠償原則,是指因違約方的違約行為使受害人所遭受的全部損失,都應由違約方負賠償責任。換言之,違約方不僅應賠償對方因其違約而引起的現(xiàn)實財產(chǎn)的減少,而且應賠償對方因合同履行而得到的履行利益。完全賠償是對受害人的利益實行全面的、充分的、保護的有效措施。從公平和等價交換原則來看,由于違約當事人的違約而使受害人遭受損害,違約當事人也應以自己的財產(chǎn)賠償全部損害。當然,《合同法》中所稱的完全賠償是指對受害人遭受的全部財產(chǎn)損失予以賠償,同時這種賠償應限制在法律規(guī)定的合理范圍內(nèi)。
2、合理預見原則
完全賠償原則是對非違約方的有力保護,但從民法之基本原則出發(fā),應將這種損害賠償的范圍限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nèi)。我國《合同法》第113條規(guī)定:賠償損失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從該條規(guī)定來看,《合同法》采取了合理預見原則。所謂合理預見原則,又稱之謂可預見性規(guī)定,主要包括如下內(nèi)容:(1)預見的主體為違約方;(2)預見的時間為合同訂立之時;(3)預見的內(nèi)容為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財產(chǎn)損失的范圍;(4)判斷違約方能否預見的標準采用主觀和客觀相結(jié)合的標準,即通常與同類型的社會一般人的預見能力為標準。
3、減輕損害原則
減輕損害原則,也稱之為采取適當措施避免損失擴大原則,是指在一方違約并造成損害以后,受害人必須采取合理措施以防止損害的擴大,否則,受害人應對擴大部分的損害負責,違約方此時也有權(quán)請求從損害賠償金額中扣除本可以避免的損害部分。我國現(xiàn)行的有關法律也將減輕損害作為受害人的一項義務看待,并以此限制違約方的賠償責任。我國《合同法》第119條明確規(guī)定,即“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
4、損益相抵原則
損益相抵,又稱之為損益同銷。它是指受害人基于損害發(fā)生的同一原因而獲得利益時,應將所受利益從所受損害中扣除,以確定損害賠償范圍。即違約方僅就其差額部分進行賠償。堅持這一原則,更能體現(xiàn)民事責任的補償性,有利于平衡當事人之間的物質(zhì)利益關系。損益相抵是確定賠償責任范圍的重要規(guī)則。根據(jù)這一規(guī)則,在受害人所遭受的損害和所獲得的利益是基于對方違約行為而發(fā)生,即違約既使受害人遭受了損害,又使受害人獲得了利益時,法院應責令違約方賠償受害人全部損害與受害人所得利益的差額。因此,損益相抵是確定受害人因?qū)Ψ竭`約而遭受的凈損失的規(guī)則,是計算受害人所受真實損失的規(guī)則,而不是減輕違約方本應承擔的責任的規(guī)則。
5、責任相抵原則
責任相抵原則是指按照債權(quán)人與債務人各自應負的責任確定賠償范圍的制度。我國《合同法》第120條規(guī)定:“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即體現(xiàn)了責任相抵原則。同時,應明確,在我國合同法理論上,責任相抵是一種形象的說法,不是指當事人的責任抵消,是在確定各自應負的責任基礎上確定賠償責任。
總之,違約損害賠償作為違約責任的一種重要方式,它所涉及的內(nèi)容很廣,需要研究的東西很多,筆者只能盡自己能力略作一二闡述,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將分配的耕地作為宅基地建房,會被要求拆除嗎
2021-02-12擔保公司和反擔保人指什么
2021-03-062020醉駕可以判緩刑嗎
2021-03-17農(nóng)村非婚生子罰款多少錢
2020-12-04治安拘留家屬能探望嗎
2021-03-14訴訟保全可以查封到期債權(quán)嗎
2020-12-17商家履行不了合同怎么賠償
2021-02-23在商場內(nèi)滑倒受傷后怎么辦
2021-01-11離婚房產(chǎn)確權(quán)訴訟需要被告到場嗎
2021-03-22不賠錢解雇員工的方法
2020-11-30試用期離職扣除成本培訓費違法嗎
2020-11-14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工廠火災保險能全賠嗎
2021-01-06出車禍對方跑了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1-27買保險時假報年齡的后果
2020-12-23新手上路車禍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05撞死流浪漢 保險公司可不理賠第三方責任險?
2020-12-17有關土地承包合同變更案例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