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經本人同意把照片發到網上屬于侵犯肖像權嗎?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見知,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一是未經本人同意;二是以營利為目的。常見的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主要是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業廣告、商品裝潢、書刊封面及印刷掛歷等。對于侵犯肖像權行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請求交出所拍膠卷,除去公開陳列肖像等,也可以依道法請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或賠償損失等。賠償損失請求權,不以財產專損害為要件。
其他法律和司法解釋對侵犯肖像權也作出一些相應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9條規定:以贏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公屬民肖像權的行為。 除此之外,惡意毀損、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也屬于侵害肖像權的行為。
二、肖像權的特點
1.肖像權的權利主體只能是自然人。只有自然人才擁有肖像及其肖像權利。法人或其他社會組織,由于不存在客觀的、能夠獨立反映其容貌的“肖像”,因此不享有肖像權。(法人的“企業形象”不是指人的肖像,而是有關法人的經營、規模、管理、效益、資信以及產品質量等綜合狀況及社會評價。)
2.肖像權也具備一種財產利益,這種財產利益是通過肖像權人的人格利益所派生和產生的,它允許肖像權人在一定的范圍內有限度地轉讓肖像權,允許他人制作和使用自己的肖像,并從中獲得應有的使用價值。
3.肖像權還是一種標識性人格權,具有基層性。基本作用在于以外貌形象標識人格,借以辯識每一個特定的自然人。(而姓名權是通過文字符號標識人格)。
公民也是可以依法享有肖像權以及其他人身權的,公民自己可以對自身的肖像權進行處分同時也是可以禁止他人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隨意的使用和侵犯,在發生了侵犯肖像權的行為后也是可以要求侵權方停止侵權行為并消除影響,當造成的損失后也是需要承擔相應的賠償義務。
侵犯肖像權要承擔哪些責任
侵犯肖像權的行為包括哪些
怎么樣才算侵害肖像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解散如何追繳未繳出資
2020-11-21信用卡逾期被起訴流程
2021-01-09定額發票能報銷嗎
2021-03-09離婚是否引起法定監護人的變更
2020-11-25家暴離婚起訴書
2021-03-24被家暴后自殺定罪嗎
2021-01-11軍人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3-14重傷二級走簡易程序需要開庭嗎
2020-12-19交通事故認定書出來后對方申請復核影響拿車嗎
2021-01-12沒有登記的不動產抵押合同有效嗎
2020-11-17什么叫現房
2021-01-06北京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勞動調解書有強制力嗎
2021-03-07勞動局的職責是什么
2021-02-09意外傷害險可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12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19人身保險費率是什么意思
2021-02-22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