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辦理離婚案件過程中,經常有當事人以為,只要夫妻一方有過錯(如有第三者、實施家庭暴力等),在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有過錯方就應當不分或少分得夫妻共同財產,以體現對有過錯方的懲罰。
那么,事實果真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小編認為:夫妻一方有造成夫妻感情破裂的過錯行為與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之間沒有必然關系。也就是說,過錯行為并不影響平等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權利。 《婚姻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準予離婚。” 那么上述“感情破裂”的情形中哪些被認為是過錯行為呢?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要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如此看來,只有這四種行為被法律認定為過錯行為。那么,有上述四種行為之一的夫妻一方,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是不是就應當少分或不分得財產呢?我查閱了相關法律和司法解釋,均沒有看到有這方面規定。因此,我認為,有過錯行為與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二者之間沒有關系,所以人們普遍認為的一方有過錯就應當“凈身出戶”的想法并沒有法律依據可言。當然了,一方自愿放棄夫妻共同財產的份額,法律也并不禁止和干涉。
雖然有上述四種過錯行為并不影響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但是,有上述四種過錯行為的過錯方會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那么《婚姻法》有沒有不分或少分財產的規定呢?
《婚姻法》第四十七條規定:“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但這一條款并不是過錯行為與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依據,這是對夫妻共同財產損害的后果責任,并不能想當然的將其與過錯相提并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法辭退孕婦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2解約定金指的是什么
2021-03-10判3年多久可以申請假釋
2021-01-12房產拍賣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8什么情況下交警應該回避
2020-12-31遺產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2-17金融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履行職責享有哪些監督檢查職權
2021-02-25“國五條”解讀
2021-01-16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什么是家務勞動的補償請求權?
2020-12-23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第一個保險合同生效日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29保險索賠要注意什么
2021-02-16司機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應理賠?
2020-11-19什么是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0-11-132020年最新的農村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4棚戶區拆遷補償和正常房屋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1-01-15城市房屋征收與戶口有關系嗎
2021-03-24拆遷安置房可不可以在樓市進行買賣
2021-02-28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相當于購房合同嗎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