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接到騷擾電話和短信,給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困擾,其中還包括很多詐騙信息。這都是因為我們的個人信息遭遇泄露導致的。我國最新的刑法修訂案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這個罪名進行了明確。那么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幾年?下面小編結合有關法律知識為大家具體講一講。
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幾年?
“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情節嚴重’”: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征信信息、財產信息五十條以上的;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記錄、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響人身、財產安全的公民個人信息五百條以上的;違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等。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如何認定情節嚴重?
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利用公民個人信息實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征信信息、財產信息五十條以上的;
(四)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記錄、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響人身、財產安全的公民個人信息五百條以上的;
(五)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項、第四項規定以外的公民個人信息五千條以上的;
(六)數量未達到第三項至第五項規定標準,但是按相應比例合計達到有關數量標準的;
(七)違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三、公民個人信息的范圍是什么?
“公民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系方式、住址、賬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
由此可見,按照我國刑法修訂案規定,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量刑標準最高是有期徒刑7年,并處罰金。具體到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幾年,要看情節嚴重程度。犯罪情節嚴重的,通常會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犯罪情節認定上,也有專門的標準可循。
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如何量刑?
最新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立案標準
最新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變更判決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03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有繼承權嗎
2021-01-16什么是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的區別?
2020-12-11擔保合同債務人與主合同不一致,這個合同有效嗎
2021-03-06交通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1-03-15一歲寶寶在商場受傷以后責任歸誰
2020-12-10遼寧省勞動合同規定期限
2021-03-23社保減員能否作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條件
2021-02-13退休離職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01實習期有沒有最低工資標準
2020-12-04勞務外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3公司未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會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16人壽保險的類型和條件有哪些
2021-03-20免責條款不說明保險事故就不免責
2021-02-10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人身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12保險公司對醉酒駕車者是否承擔
2020-11-08網約車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保險受益權的界定
2021-01-11變額保險 VariableLife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