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法律規定什么指偷稅漏稅?
偷稅是納稅人故意違反稅收法規,采用欺騙、隱瞞等方式逃避納稅的違法行為。如為了少繳納或不繳納應納稅款。有意少報、瞞報應稅項目、銷售收入和經營利潤;有意虛增成本、亂攤費用,縮小應稅所得額;轉移財產、收入和利潤;偽造、涂改、銷毀帳冊票據或記賬憑證等。偷稅損害了國家利益,觸犯了國家法律,情節嚴重的構成偷稅罪,屬于破壞社會義經濟秩序罪的一種,對構成偷稅罪的要依法懲處。
漏稅是納稅人因無意識而發生的漏繳或少繳稅款的違章行為。如由于不了解、不熟悉稅法規定和財務制度,或因工作粗心大意,錯用稅率,漏報應稅項目,少計應稅數量、銷售金額和經營利潤等。漏稅行為雖屬無意,但已構成違章,按照《稅收征收管理暫行條例》規定,稅務機關應限定漏稅者如期補繳所漏稅款;逾期未繳者,應從漏稅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金。
二、偷稅漏稅的處罰
《刑法》第201條規定: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偷稅抗稅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三款規定:“實施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行為,偷稅數額在五萬元以下,納稅人或者扣繳義務人在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以前已經足額補繳應納稅款和滯納金,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
偷稅漏稅的行為,必須是對社會市場經濟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對于相關情況的處理和認定,應當由司法機關根據偷稅漏稅的犯罪事實來進行調查取證和判決處理,具體情況應當基于實際的偷稅漏稅行為而定,避免法律適用錯誤的情況發生。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一般納稅人偷稅漏稅責任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業主有權查看物業服務合同嗎
2021-02-14三代旁系血親收養關系要如何辦理
2021-03-12醫院治療失誤造成更大損傷追究誰的責任
2021-01-31主動繳納罰金能減輕刑罰嗎
2021-02-15商標權轉讓程序是怎樣的,要多少錢
2020-12-24抵觸申請對專利新穎性的影響是什么,有哪些構成要件
2020-12-28離婚能向滿十八歲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3-12如何打交通事故官司
2021-01-13交通意外保險怎么賠償
2021-01-01無房產證原件能否過戶
2020-11-25簽訂了勞動合同跟是否在試用期內有關系嗎
2021-03-07離婚協議里的賠償金多久有效
2021-02-21北京離婚農業戶口撫養費標準
2020-11-09房屋裝修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7房地產估價機構管理辦法
2020-11-30企業如何與員工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對象、范圍、期限、義務
2021-01-03勞動者被裁能得到什么賠償
2020-12-17法人變更員工可否離職
2020-12-07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工作多久視為建立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