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買賣產品質量不合格退貨怎么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第四十九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五十一條 經營者有侮辱誹謗、搜查身體、侵犯人身自由等侵害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權益的行為,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二、不合格產品可以申請退貨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十四條 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依照前款規定進行退貨、更換、修理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
第二十五條經營者采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費者定作的;
(二)鮮活易腐的;
(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報紙、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并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當完好。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退回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經營者和消費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需要明確的是,公司企業生產的產品在出售前,一般需要經過嚴格的質量檢測,如果因質量不過關而導致消費者權益矛盾和糾紛的,應當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處罰,一般以行政處罰為主,并需要結合對消費者造成的實際損失來進行賠償。
產品質量問題怎么舉證
產品責任與產品質量責任的區別
產品質量認證依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事故適用什么責任原則,醫療事故誰來舉證
2021-03-19蘇州傷殘賠償標準
2020-12-12什么是應付票據貼現
2021-02-01保釋出來了還用坐牢嗎
2020-12-31治安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07直系親屬贈予房屋要交契稅嗎
2020-12-10給別人擔保銀行凍結賬戶怎么辦
2021-02-02倉單交付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9顧客在商場購物時摔傷怎么辦,誰負責
2020-12-23春季要如何購房
2021-01-02工傷官司到最后也無法確立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31試用期離職扣2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0-12-26返聘工資爭議可以仲裁嗎
2021-02-07交通事故被保險人無責,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0-12-18法院能否直接劃撥保險賠償金
2021-02-04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24保險拒賠是否應先解除合同
2021-02-01企業投保企業財產綜合險的賠款計算方式
2021-01-13保險公司會倒閉嗎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