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懲罰性賠償金十倍的賠償前提是什么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關于適用該條十倍價款賠償存在兩種觀點:一是認為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前后兩款是并列關系,所以十倍賠償的適用不以損害的發生為前提條件,只要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即使沒有給消費者造成其他損害的,也適用十倍賠償;二是認為前后兩款的規定是遞進關系,十倍賠償應當以損害的實際發生為前提條件。
根據侵權法的法理,產生民事賠償責任應當以損害結果的產生為前提條件。即侵權行為與損害結果的產生具有因果關系時方產生具體的賠償責任。而且產品責任作為特殊的侵權責任類型,銷售者承擔產品責任的前提是損害后果的存在。這也是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第一款的依據原則。
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明知產品存在缺陷仍然生產、銷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可見,懲罰性賠償是以造成損害為前提條件的。再結合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第二款的“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的內容,食品安全法的十倍賠償罰則是以損害的發生的為適用條件的。所以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的前后兩款規定是遞進的關系,即除了民事賠償責任外,還強制規定了具有懲罰性質的十倍賠償。十倍賠償是在民事賠償責任存在的基礎上產生的。
至于食品安全法規定的“損害”內容,實踐中多數意見認為應當是食品以外的其他損害,包括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也就是說,如果消費者僅僅購買了食品,而未食用或者進行其他消費,也就不存在對其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發生。
綜上所述,對于懲罰性的賠償金主要還是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一種表現,對于生產食品的經營者應該對生產經營的食品負責,所以應該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對于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也有權利要求賠償對應的損失。
民法總則懲罰性賠償是什么?
懲罰性賠償制度適用的范圍、例外有哪些?
法律上懲罰性賠償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怎么投訴網站侵權行為
2020-12-30交付的房屋怎樣才算合格
2020-12-14工資多發了不退要怎樣解決
2020-11-15國家賠償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27網絡侵權如何賠償
2021-02-23哪些原因導致公司并購
2021-01-19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有哪些
2020-11-26房屋作為遺產如何分割
2020-11-24探視權如何強制執行
2021-03-13商標糾紛中的級別管轄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13交通事故處理責任認定有期限么
2021-01-05簽了競業限制離職后會補償嗎
2020-11-26公司連續加班是否違法
2020-12-04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政府回購房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2簽定入職擔保書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11競業限制協議不是自己簽的有效嗎
2021-02-22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人身保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