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喪失監護人資格有哪些情況?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民政部2014年12月18日公布的《關于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規定,以下7種情況,父母將喪失對孩子的監護人資格:
1.性侵害、出賣、遺棄、虐待、暴力傷害孩子,嚴重損害孩子身心健康的;
2.將孩子置于無人監管和照看的狀態,導致孩子面臨死亡或者嚴重傷害危險,經教育不改的;
3.拒不履行監護職責長達6個月以上,導致孩子流離失所或者生活無著的;
4.有吸毒、賭博、長期酗酒等惡習無法正確履行監護職責或者因服刑等原因無法履行監護職責,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致使孩子處于困境或者危險狀態的;
5.脅迫、誘騙、利用孩子乞討,經公安機關和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等部門3次以上批評教育拒不改正,嚴重影響孩子正常生活和學習的;
6.教唆、利用孩子實施違法犯罪行為,情節惡劣的;
7.有其他嚴重侵害孩子合法權益行為的。
監護人的類型:
1、法定監護人。
父母為未成年人的當然法定監護人。作為法定監護人,是法律規定的,這種監護關系因子女的出生而開始,而不必另有原因。因此,法定監護人的監護關系也固然不能通過協議隨意解除。其他法定監護人依次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而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依次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
2、協議監護人。
通過協議確定監護關系的主要有以下情況: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無法承擔監護責任,將子女送與他人收養,監護關系轉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第二十三條,自收養關系成立之日起,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法律關于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養子女與養父母的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法律關于子女與父母的近親屬關系的規定。其他有監護資格資格的人不得以收養未經其同意為由而主張收養關系無效。未成年人父母雙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其他法定監護人有兩個人以上又均有監護能力的,可以通過協議確定由哪一人或數人擔任監護人。
3、指定監護人。
指定監護人必需是對于監護人資格有爭議時才啟用監護人的指定。能對于監護人進行指定有三個部門:父母所在單位或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所在地的村委會或居委會,對于此兩單位指定不服,可以上訴法院,請求法院進行指定。
法院對于監護人的指定原則是:對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有利的;按照《民法通則》第16條第二款或第17條第一款所規定的順序,視為指定監護人的順序。被監護人有識別能力的,法院應視情況征求被監護人的意見。
在生活中遇到父母喪失監護人資格事情,如對于內容不太了解,可以咨詢律霸網上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廠員工被炒賠多少錢
2021-02-21勞動糾紛所得是否繳納個稅
2020-12-05對重婚罪如何立案追究
2020-12-03民事排除妨害怎么強制執行
2020-12-14夫妻共同房屋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1-01-01兒童監護權轉移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13房產證影印件能做抵押物嗎
2020-11-21簽了一年的合同沒到一年可以走嗎
2021-02-20離婚證據清單模板是怎樣的
2021-01-23離婚時雙方都要房子怎么辦?
2021-03-25房產證可以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08對于未約定補償金的競業禁止協議有效嗎
2021-03-23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人事外包風險有哪些
2020-11-23公司稱已繳納社保卻未交如何處理
2020-11-08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事故后保險公司已理賠結案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擔責
2021-02-17論訴訟代理主體之規范
2021-02-15住改非拆遷補償歸誰所有
2020-12-31拆遷補償協議是不是買賣合同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