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關責任解讀
飼養的動物,是指由人工喂養、放養和管理的動物,或者說,是為某人所占有或控制的動物。就是說,人工對該動物能夠進行直接有效的占有和控制,包括家養、馴養、圈養、放牧的動物,也包括馴養的野獸,如動物園馴養的供人們觀賞的野獸、野禽,實驗研究所養的供研究實驗用的動物。如此看來,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內的動物就不在此范圍之內,因此在這里不承擔此種侵權責任。
要成立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責任,除了前提必須是飼養的動物之外,還應當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是飼養動物的獨立動作或者本能行為致人損害。
這個條件的意思是,飼養動物致人損害是指動物在不受人的強制或驅使下而獨立實施的動作或者處于本能的行為造成的損害,例如家養的狗受到驚嚇咬人或者牲畜吃掉莊稼等。
2、飼養的動物對他人造成了損害。
必須存在造成他人損害的事實,才能產生動物致害的賠償責任。這里的損害后果包括財產損害和人身損害。如醫療費用、誤工費等。
3、飼養動物加害與損害事實之間須有因果關系。
這里的因果關系,是指飼養動物的侵害與受損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即受害人遭受的人身損害或財產損害必須是由飼養動物的侵害行為所引起的。因此,飼養動物致害他人損害的行為,形成了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的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
二、法條依據
《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七條: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由于受害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擔民事責任;由于第三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第三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侵權責任法》
第七十八條 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第七十九條 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條 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一條 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園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第八十二條 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三條 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賠償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第八十四條 飼養動物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妨害他人生活。
三、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怎么辦
如果在生活中,他人飼養的動物對人身或者財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害,如何維護自身權益,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根據上表可看出,當受害人受到飼養人動物侵害時,可以同時起訴所有人和管理人提出民事侵權賠償。
1、受害人的過錯
受害人有過錯,根據《侵權責任法》第78條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受害人具有重大過失時才能減輕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的責任,受害人的一般過失不能作為減輕責任的事由。
《侵權責任法》規定了兩種不能以受害人過錯作為抗辯事由的情形。就是該法第79條:“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第80條:“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這兩種情形下,即使受害人存在一定過錯,那么動物的管理人或飼養人,仍然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2、動物園已盡到管理職責
動物園能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如果動物園在管理上未達到規范性法律文件規定的要求時,可以認定為未盡到管理職責。要根據動物各自不同的習性、特點做謹慎的防護措施,比如對于飛禽類動物需要用網覆蓋,對于潛在危險性大,攻擊性強,體積龐大的動物,如老虎、獅子則應該設置堅固的防護措施。
上述事由都是法定免責或減責事由,但如果動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與受害人有明示或默示的免責約定,也可免除責任。但是如果動物有某種危險的惡癖,則動物的所有人應有告知的義務,若未盡到告知義務,則應當承擔責任。
3、第三人的過錯
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動物造成他人損害,是指第三人的過錯與動物的危險結合,或者說是第三人的過錯行為使動物的危險實現給他人造成損害。
《侵權責任法》沒有將第三人的過錯作為免責事由,賦予受害人訴訟的選擇權。受害人既可以向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由于第三人是損害發生的直接對象,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在賠償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其他動物致人損害的責任劃分:
1.遺棄或脫離占有的動物致人損害的責任
遺棄是指動物所有人主動放棄所有權,脫離占有是指動物脫離所有人或管理人的占有,如遺失、逃逸。被遺棄的動物如被他人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比如拾得,由新的所有人承擔責任。動物在逃逸其間給他人造成損害由動物的所有人承擔責任,但逃逸的時間比較長,動物所有人已經失去控制力了,所有人可以減輕或免除責任。
2.非法占有人的賠償責任
如果所飼養的動物被他人非法占有,如被盜或遺失,其間動物給他人造成損害,如果非法占有人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占有動物,并控制動物的,應將非法占有人視為動物的管理者,由其承擔責任。
3.動物間相互傷害的責任農村、牧區有大量的散養家畜,在城市,居民豢養寵物的數量也不斷增多,動物之間因爭斗發生傷害的事件時有發生,此種情況一般而言是依習慣散養的動物,因爭斗造成動物傷害或死亡,雙方保有者均無過錯的,由雙方分擔損害。但當地另有習慣的依其習慣。
在被飼養的動物損害時,需要區分不同的情況后才能知道該如何處理。具體分為受害人的過錯、飼養人的過錯以及第三人的過錯。不同的情況下,處理方式不同,而最后承擔的責任也是有所差異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投訴不處理是否可申請復議
2021-01-27行政執法依據包括什么
2020-12-06買賣婚姻能提出離婚嗎
2021-03-24十級傷殘能要求贍養費嗎
2021-02-27仲裁委裁決下來養老,單位仍然不給怎么辦
2021-03-22工作期間腦出血如何賠償
2021-01-12買集資房后代子孫可以使用嗎
2021-03-25商業銀行出租經營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0-11-12土地糾紛派出所能管嗎
2021-01-01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跟房屋中介機構訂立合同要知道什么
2021-02-07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是怎樣的
2020-12-01勞動保障公益崗幾年解除合同
2021-03-23違反競業限制造成實際損失如何舉證
2020-12-11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1-02-27企業約定試用期有何限制
2021-01-09用人單位社保欠繳可以勞動調解嗎
2020-12-03怎么申請復印勞動仲裁庭審記錄
2021-03-08飛機延誤怎么賠償
2021-01-05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所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