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國家對環境污染的治理力度非常大,一些對環境破壞嚴重的行為,會觸犯刑法。法院接到檢察院發起的公訴后,會開庭審理,由控辯雙方代理人進行辯護。作為律師,要從犯罪構成要件方面展開辯護。那么污染環境罪主觀辯護的技巧是什么?下面我們透過小編的這篇文章學習下吧。
一、污染環境罪主觀辯護技巧是什么?
對于污染環境罪的主觀要件究竟是故意還是過失,或是二者均可,目前仍有爭議,但司法實踐當中較為接受的是過失說。過失說是指行為人在實施排放、傾倒或者處置行為時,對于行為所持的心態是故意,但對環境污染危害結果所持的心態是過失;如果對結果也持故意態度,那么就不能作為污染環境罪處理,而一般會作為危害公共安全類犯罪處理。無論是故意說還是過失說,都要求行為人明知污染后果會發生。然而,即使行為人以不明知作為抗辯理由,司法機關也可以輕易使用推定明知,即“應知”來反駁,甚至使用嚴格責任理論來實現指控目的。因此,主觀要件上的辯護力度難以做強。
二、從構成要件看,為污染環境罪辯護需要考慮哪些方面?
1、主體要件
如果控方以自然人犯罪進行指控,那么需要考慮的問題是能否構成單位犯罪。在雙罰制的情況下,單位犯罪只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規定:“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是在單位實施的犯罪中起決定、批準、授意、縱容、指揮等作用的人員,一般是單位的主管負責人,包括法定代表人。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在單位犯罪中具體實施犯罪并起較大作用的人員,既可以是單位的經營管理人員,也可以是單位的職工,包括聘任、雇傭的人員。”據此可以進一步分析被追訴人是否屬于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此外,一般情況下,單位犯罪對責任人的處罰相對于自然人犯罪較輕,故即使不能出罪,也可取得罪輕辯護的效果。
2、客觀行為要件
根據《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規定,污染環境罪的實行行為是指實施了違反國家規定的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的行為。其中違法性在一般情況下很難構成有效辯護,故辯護策略主要應圍繞有無實施排放、傾倒或處置行為和行為對象是否屬于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這兩點。
關于實行行為的辯護策略,污染環境中的實行行為一般表現為與生產經營活動相關聯的行為,因其涉及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所涉及到的知識面非常廣,比如前文中的拉鏈工序就涉及金屬表面處理方面的物理和化學知識,這就對司法人員提出很高的要求,如果不熟悉相關領域,則極有可能導致偵查方向錯誤,所構建的證據體系也會因為犯下專業性錯誤而坍塌。辯方在此環節中,一定要深入了解案件相關背景知識,重新審視控方認定的實行行為,以及與污染物的監測數據、污染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
綜上所述,環境污染罪有主觀、主體、客觀和客體等四個方面的構成要件,污染環境罪主觀辯護要從過失方面入手,力爭收集到證據,來證實行為人污染環境的行為是過失導致,而不是有意為之,這樣在法院量刑的時候是會酌情考慮的。除此之外,辯護律師還應當從犯罪主體方面分析,盡量證實是單位犯罪,這樣處罰的也會輕一些。
環境污染與防治的綜合措施是怎樣的
環境污染賠償與一般民事賠償區別有哪些
企業環境污染賠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新規一級到十級的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2-13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藥品遭受損害,我是否可以請求網絡交易平臺承擔先行賠付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06交通違章處理流程
2021-02-01員工不辭而別的話單位要怎么處理
2021-02-25業主要求罷免業主委員會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7有的單位在勞動合同中規定女職工結婚、生育就要離職等內容,這樣做屬于違法嗎
2020-12-20接受勞務方可以追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試用期離職扣除成本培訓費違法嗎
2020-11-14云南省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6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免責條款未說明 保險公司輸官司
2020-11-20辭職后用人單位不辦理保險交移
2021-03-01保險賠完肇事者還賠嗎
2021-03-10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指什么
2020-11-20保險費的實質是什么
2021-02-18投機性預期利益不可保險
2020-12-15出讓土地轉讓要經批準嗎
2020-12-25土地轉讓金怎么算
2020-11-20因修建機場進行拆遷是公益拆遷嗎
2020-12-03房屋拆遷評估價格不合理怎么辦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