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網絡上散布謠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分為三種責任:一是民事責任,即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譽,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二是行政責任,即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定給予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三是刑事責任,即如果散布謠言,構成犯罪的要依據《刑法》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方面,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商業信譽的,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法律責任。
即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譽的,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
【行政責任】
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定給予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有:《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p>
所以說,若散布謠言,公安機關可以依據上述規定對行為人進行處罰,派出所會依據規定,用傳喚證對行為人進行傳喚、查證、處罰。
【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離婚多久可以復婚
2020-12-02后讓與擔保是否屬于抵押權
2021-03-26夫妻共同財產一方去世怎么分割
2021-01-19房產拍賣中哪些你不知道的條件
2021-02-25什么情況下必須給付老人贍養費
2021-03-18傷殘鑒定程序怎么辦理?
2020-12-17能不能打電話自首、電話通知到案是自首嗎
2021-02-19交通事故簽了責任書多久賠償
2020-11-23公司名稱變更原名稱立即失效嗎
2021-03-04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公對私簽勞務分包合同是否合法
2021-02-11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在職勞動糾紛申訴期是多久
2020-11-25購買壽險的理由有哪些,什么人需要購買壽險
2020-12-26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哪些業務是人身保險公司可以經營
2020-11-23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營運資金是多少
2021-03-19離婚后可以變更保險受益人嗎
2021-03-06商業三者險與交強險區別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