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給別人起外號屬于侵犯他人什么權利?
給別人起外號屬于侵犯他人名譽權。名譽權指的是受到他人的尊重,獲得社會上公平的評價。起綽號這種行為帶有侮辱性質,所以侵犯到我們國家的名譽權。因此可以通過法律手段來進行維權。
二、名譽權構成的法律要件是什么?
(一)必須有損害事實的存在。
損害事實,指因為違法侵權行為造成他人的財產利益或者人身利益遭受損害的客觀事實。侵害名譽權的損害事實主要包括因為違法侵權行為造成受害人名譽損毀、精神或財產上受到損害。精神損害往往是直接受到的損害,財產損失則是因精神損害引起的財產上的損失,也成間接損失。這兩種損害,有時同時具備,但更多的時候只具備精神損害。但是,這兩種損害,不論是同時具備,還是只有精神損害,具備其中之一者,既造成了損害的事實。
(二)行為具有違法性。
名譽權是公民維護其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的權利。對于公民的名譽權任何人都負有法定上的不作為義務。只有行為人違反法定義務,以積極的作為方式侵害公民的人格尊嚴,其侵害行為才具有違法性。《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禁止使用侮辱、誹謗的方式損害公民的名譽權。因此只要有人用侮辱,誹謗等方式對他人的名譽進行了損害,就是違法行為,而我認為該不法行為只能是積極地作為,不可能也不會表現為消極的不作為。因為公民權的實現,只要求他人不加損害,并不要求他人的積極協助即可實現。
在客觀上行為人實施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主要有三種:暴力侮辱,指對受害人使用暴力或用暴力相威脅,而使他人的名譽受到侵害;語言侮辱,即用侮辱性的言詞對被害人進行嘲笑、侮辱,使被害人當眾出丑。文字侮辱,即通過文字,圖形等對他人進行侮辱,用以降低他人的人格。
(三)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
在一般的民事侵權行為中,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必須存在直接的因果聯系,即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著客觀的內在必然聯系。如果受害人的名譽被侵害,與侵害人的侵害無關,或者侵害人盡管實施了侵害行為,但沒有給任何人造成名譽上的侵害,則行為人不承擔侵權責任。
對于間接地因果關系,一般不予考慮。但是,在名譽侵權行為中,由于侵害名譽權造成的損害主要是精神損害,因精神損害引起的財產損失都是通過無形的、間接的形式表現出來。所以,對精神損害引起的財產損失就不能拘泥于是直接損失還是間接損失。一般說來,只要侵權人的行為是違法的,且有過錯,即便是間接損失,也應看做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
(四)行為人有過錯。
行為人有過錯是構成侵犯名譽權的主觀要件,包括故意和過失。如果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損害他人名譽的后果,而希望或者放任這種危害后果發生的,就是具有損害他人名譽的故意。過失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損害他人名譽的后果卻因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至于發生了損害他人名譽權的后果。
在當代社會對于名譽權這方面的保護內容是非常的重要的,因為任何人的人格尊嚴都不能夠受到侵犯,并且名譽權它是我們民法當中所規定的重要的一項權利,如果遇到起綽號,這種行為首先可以要求對方立即停止侵權行為。
侵害名譽權賠償多少錢,侵犯名譽權怎么賠償
起訴名譽權的步驟流程是怎么樣的?
名譽權糾紛起訴后多久開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根本違約和重大違約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4動物致人損害的形態可分為哪幾種
2020-11-12私自捕殺野生動物如何處罰
2021-01-27同居關系是否連帶賠償
2021-03-10集體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1-02-05監獄服刑人員服刑多久可以申請減刑
2020-12-21如何審查《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1-02-11和親戚斷絕關系違法嗎
2021-01-25預約合同可否被強制執行
2021-03-23未辦理結婚手續的財產問題
2021-03-05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房屋中介違約應該怎么賠償
2021-01-04保障性住房在沒辦房本前可以抵押嗎
2020-11-13十八年工齡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合同嗎
2020-11-14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投保人對免責條款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20企業財產保險合同指的是什么
2021-01-11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呢
2021-01-06單方事故可以拒賠嗎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