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捐獻人體器官有什么限制
為了保障捐獻個體器官的個人的生命健康權不受損害,《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對捐獻器官規定設有幾方面的限制:
(一)捐獻人體器官的公民應當有書面形式的捐獻意愿,對已經表示捐獻其人體器官的意愿,有權予以撤銷。
(二)活體器官的接受人限于活體器官捐獻人的配偶、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或者有證據證明與活體器官捐獻人存在因幫扶等形成親情關系的人員。
(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摘取未滿18周歲公民的活體器官用于移植。
(四)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獻其人體器官的,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捐獻、摘取該公民的人體器官。
(五)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其人體器官的,該公民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以書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捐獻該公民的人體器官的意愿。(注意:公民死亡的,應由其配偶、成年子女和父母都以書面形式表示同意)
二、注意:關于完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精神病人的捐獻器官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第三十五條,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因此,對于完全無民事行為人的精神病人捐獻器官,監護人非為精神病人的利益處分其人體器官的,該行為應當無效。
三、器官的捐贈要符合哪些要件
法律行為是以意思表示為要素,并依該意思表示的內容發生法律效果的行為。關于法律行為,不管法學家如何定義,都是把意思表示作為核心的要件,器官捐贈同樣符合其法律行為的一般要件:
1、標的需確定可能
前面一部分我們已經分析了遺體和遺體器官的有限客觀性,因此,這一點是無容置疑的。
2、意思表示自愿真實。
即不存在諸如錯誤、通謀虛偽、受欺詐、受脅迫等問題.即:捐贈者自己愿意,不受其他的外在因素的影響。否則,不尊重當事人的意愿的器官移植就是違反道德的,這樣的行為無異于對他人的遺體的傷殘與侮辱。
3、意思表示預設了行為能力適格以及標的之合法性。
⑴行為人須具備行為能力,才能實施意思表示。
首先,要求主體已年滿十八周歲,是成年人。其次,精神正常,具備行為能力的要件。
⑵標的之合法性問題。
依民法“法無限制者皆為自由”的原則。器官作為一種有限的客體物,作為限制流通的特定物。在我國現行的法律沒有規定的條件下,對于捐贈這種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會的行為應當是鼓勵的。
⑶標的妥當。
器官作為限制流通物。對它的處分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基本的道德規范和社會公共利益。所以,對器官處分不同于對物權法上的其它物的處分,是有限制的。
從以上民法理論的角度看,盡管器官捐贈暫且沒有法律系統的法律規定,但是,其符合法律行為的要件,是一種可以有效成立的法律行為。
對于捐獻人體器官的行為,這本身是一種好事,但實踐中卻被有心人利用,用他人無償捐獻的器官來牟利。同時,需要注意進行器官捐贈的也是容易產生糾紛的,因此有想要捐獻器官的人,不妨在生前就簽訂好相應的協議,避免日后產生糾紛。
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的處罰是什么
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主體是什么?
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怎么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客擅自裝修導致店鋪倒塌,房東可以追究賠償嗎
2021-01-2915萬的款付律師費多少
2021-03-05禁止侵害他人隱私權的具體行為有哪些
2021-01-29股權轉讓糾紛公司能否作為被告
2020-12-25母親死后兒子能向女兒追討贍養費嗎
2021-03-18證人翻供是否要負刑事責任
2020-11-29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如何處理
2021-01-09網賭立案后會怎么處理
2021-02-27申請預售許可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24保密協議沒有保密費合法嗎
2021-01-18離退休多少年不能中止合同
2020-12-14不適用一裁終局的勞動糾紛
2020-12-10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人身保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7被盜車出險 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0-12-15交通事故不理賠情形
2020-12-20車子沒貼強險標志怎么向交警證明買了保險
2021-02-21公租房的拆遷補償款怎么分割,誰有權分割,如何分配
2021-01-04公租房的拆遷補償金額是怎么計算的
2020-11-23規劃公示后多久動遷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