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公民的名譽權包括什么
就總體上而言,名譽權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
1.權利人有權維護其名譽,要求他人對其進行公正客觀的評價,使其在社會中獲得應有的尊敬。
2.權利人有權排斥他人對其名譽的侵害,并要求加害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二、名譽權和榮譽權區別
第一,權利主體不同。名譽權的權利主體是所有的民事主體,任何自然人、法人都享有名譽權,具有普遍性。而榮譽權的主體則不是所有的民事主體,而是依據是否獲得榮譽的事實而定,因而有的民事主體享有榮譽權,有的則不享有,它具有專屬性。
第二,取得和喪失權利的方式不同。公民自從出生時起、法人自其成立時起就開始對自己的名譽依法享有不受侵犯的權利,而榮譽權并不是公民一出生便能享有的權利,而必須是有了突出貢獻被有關組織授予某種稱號以后才能產生的一項權利。如果公民的榮譽稱號被合法取消或剝奪,其榮譽權也就喪失了,但名譽權不會喪失。需要說明的是,公民的名譽權和榮譽權并不一定隨著公民的死亡而必然喪失。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死者名譽權是可以得到保護的。
第三,侵權方式不同。侵害名譽權是以侮辱、誹謗、報道失實、公布他人隱私等行為損害他人名譽,侵害榮譽權的主要方式是非法剝奪他人的榮譽稱號。具體而言, 結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侵害名譽權的主要方式主要體現為誹謗、侮辱、新聞報道失實。如果批評文章反映的問題雖然基本屬實,但有侮辱他人人格的,或者基本內容失實的,都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文學作品使用素材不當也有可能構成此類侵權。創作文學作品時,故意用小說等文學作品侵害他人名譽權的,為誹謗。作者使用素材不當,損害生活原型人的名譽權的,構成侵害名譽權。
關于名譽,有好的評價,自然也包括了壞的評價,這與榮譽不同,榮譽一般都是指好的方面。但無論是對他人榮譽有所侵犯,還是對名譽實施了侵權行為,這都是法律不允許的。不少人認為只有自然人,也就是我們說的公民才享有名譽權,而在《民法總則》中卻規定,法人與非法人組織其實也是享有名譽權的。
侵犯了名稱權名譽權的賠償條件是什么?
名譽權和榮譽權的區別
侵犯名譽權起訴狀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侵權人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0-11-20自有房屋出租屬于許可經營范圍嗎
2020-12-17尋釁滋事持械輕微傷能立案嗎
2020-12-09轉讓專利權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03應收票據貼現的核算
2020-12-18對撤訴法院如何處理
2020-11-21打架沒有傷情鑒定能處理嗎
2021-01-21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對用人單位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規定
2020-12-12小貨駕駛證實習期能扣分嗎
2021-01-21抵押物被另賣他人怎么辦
2020-12-26勞動仲裁委直屬哪個部門管轄
2020-11-12意外險車禍手骨折能賠多少錢
2021-02-19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人身保險合同保險利益有怎樣的特征
2021-01-07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保險單的主要內容
2021-02-23沒有經保險公司現場勘查,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24住房抵押貸款保險怎么改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