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譽權糾紛屬于犯法嗎?
名譽權糾紛本身并不屬于犯法,名譽權糾紛多半都屬于侵權糾紛,按照法律的規定案件應該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而這里的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
二、侵犯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
1.侮辱行為
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語言、文字、漫畫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的表現形式有:(1)以口頭語言或動作(非暴力)侮辱他人。(2)以暴力的方式侮辱他人。(3)以書面語言的形式侮辱他人。
2.誹謗行為
誹謗,是指行為人故意或過失地散布虛假事實,貶損他人名譽的行為。所謂“故意”,是指散布虛假事實的行為人明知所散布的事實是虛構的,不存在的,但因可以達到貶損他人名譽而仍然散布的行為;所謂“過失”,是指散布虛假事實的行為人不知所散布的事實是虛假的,但因可以達到攻擊目的而貶損他人名譽或因好奇而散布、傳播的行為。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不是虛假的,散布這些事實涉及隱私,其目的是為了貶損其名譽的,亦可因泄漏個人隱私貶損他人名譽而承擔侵權責任。
誹謗的表現形式有:
(1)語言誹謗。如通過口頭語言將捏造的事實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譽受損。
(2)文字、漫畫誹謗。如通過撰寫文章或繪制漫畫,捏造事實并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譽受損。
3.新聞報道嚴重失實
新聞報道失實,是指新聞報道與事實真相不符的情形。如果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損,則應視為侵害他人名譽權。但考慮到新聞的時效性,新聞報道存在一些差錯也在所難免,故新聞報道中出現一般性的失實,可不作侵害名譽權處理。只有在新聞報道中嚴重失實并致他人名譽受損時,才視為侵害名譽權的行為。
4.評論嚴重不當
評論嚴重不當,是指對某人或某事的評論與實際情況明顯不符的情形。評論嚴重不當,且致他人名譽受損時,應認定為侵害名譽權。但基于言論自由的理念,對評論予以苛責也不合適。因此,如果評論僅僅是用語不當或遣詞造句不確切,且無故意或過失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和用語時,不能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任何的糾紛案件都是由于他人實施了造成自己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但是這些行為本身不一定是違法的,名譽權糾紛也不例外。并且在此類民事糾紛發生時,并不是只能通過向法院起訴才能維護自己的權益,只要可以協商確定賠償金,就可以不必起訴。
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具體包括哪些?
侵害名譽權賠償損失包括哪些?
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擔任刑事辯護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0-11-19加盟被騙了怎么辦
2021-02-28承包方違約轉包怎么處理
2021-02-05行政復議延期是否要舉行聽證
2021-03-25孕期女職工保護法律規定
2021-01-02民事訴訟申訴的范本怎么寫
2021-01-09注冊成立公司需由兩個股東嗎
2021-01-31第三方支付的各方主體都有誰
2021-01-03開發商根本違約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4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婚姻自由權?
2020-12-25孫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25交通事故訴訟請求怎么寫
2021-01-16小型股份公司章程是怎樣的
2020-12-18勞動合同能隨意變更嗎?
2020-11-17買賣合同公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實習期離職需要提前多久
2021-01-06學生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6人身保險具體有哪些類型
2021-03-22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義務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