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現代人對于網絡的依賴程度,所以可以預見網絡誹謗對一個人的生活會造成多么嚴重的影響。嚴格意義上來說,網絡這一平臺也并不是一個可以暢所欲言的地方,更有甚者,甚至在實施網絡誹謗被依法拘留以后,才知道原來網絡誹謗也是違法的。那么,因網絡誹謗拘留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一、因網絡誹謗拘留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在網絡上侮辱誹謗他人要負法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二、遇到網絡誹謗如何維權?
1、公民如遇到網絡誹謗,可保存相關證據材料后向轄區公安機關派出所報案,公安機關將依法進行調查處理,在此期間,報案人可向受案單位咨詢辦理情況。
2、新規中“被轉發500次或點擊5000次”是以實際點擊為準,相關統計情況屬于公安機關偵查工作,報案人并不需要了解。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公安機關將依法通知報案人相應情況。
3、報案人所需準備的材料是視具體案情而定的,不同案情所需報案材料將有差異。因此,建議公民報案時先與受案單位聯系,確定所需材料后備齊相關資料前往報案。
2013年,中國最新司法《解釋》規定,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246條第1款規定的“情節嚴重”,可構成誹謗罪。該司法解釋今天起實施。
通過網絡這一平臺對他人捏造一些虛假的事實,隨意誹謗他人的,在一般情況下是有可能被處以5日以下的拘留或者相關罰款的,情節嚴重的話,也有可能會拘留的時間更長一些。不僅如此,網絡誹謗更有甚者已經涉嫌違反了我國的刑法,是非常嚴重的。
網絡誹謗犯罪主體有怎樣的刑事責任
誹謗罪的處罰標準是什么?
誹謗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正常離職拖欠工資違法嗎
2020-11-17商品房退房前提需要哪些
2021-02-27辭退職工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26安全生產法規定從業人員有權拒絕什么
2021-01-19境外結婚注冊證書的認證
2021-01-23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是多久
2021-01-09可以將贈與房產要回嗎
2021-02-14婚外情取證注意事項
2020-11-24格式合同的具體表現有哪些
2021-02-22開庭后讓回家等消息是緩刑嗎
2021-03-22二手房中介費支付方式及注意事項
2021-03-10取得房產證后購房合同還有效力嗎
2020-12-09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貨運運輸合同的保險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09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0-11-21推進人身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
2021-03-15車禍輕傷保險怎么賠償,賠多少錢
2020-12-14什么是損失補償原則,影響保險補償的因素有哪些
2021-03-18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保險受益人變更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