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越來越關注公民切身利益的保護,在平時的生活中,人們經常會因為一些原因受到其他人的誹謗,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誹謗情節嚴重是會構成犯罪的,我國古時在華表中也提到誹謗,那么誹謗與華表有什么關系呢?我們來了解下。
一、誹謗與華表
華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建筑物,有著悠久的歷史。
相傳華表既有道路標志的作用,又有過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會的堯舜時代就出現了。
那時,人們在交通要道設立一個木柱,作為識別道路和標志,后來的郵亭、傳舍也用它作標識,它的名字叫作“桓木”或“表木”,后來統稱為“桓木”,因為古代的“桓”與“華”音相近,所以慢慢讀成了“華表”。
在這根木柱上,行人可以在上面刻寫意見,因此它又叫“謗木”或“誹謗木”?!罢u謗”一詞在古代是議論是非的意思,就是現代的提意見,所以它又具有現代“意見箱”的作用。
二、誹謗罪以及其構成要件
誹謗罪(刑法第246條),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與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名譽權。犯罪侵犯的對象是自然人。
客觀方面
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捏造并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如果散布的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有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也不構成本罪。
(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所謂散布,就是在社會公開的擴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言語散布;另一種是文字,即用大字報、小字報、圖畫、報刊、圖書、書信等方法散布。所謂“足以貶損”,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虛假事實,完全可能貶損他人的人格、名譽,或者事實上已經給被害人的人格、名譽造成了實際損害。如果散布虛假的事實,但并不可能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或無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則不構成誹謗罪。
(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誹謗罪。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沒有特定的對象,不可能貶損某人的人格、名譽,就不能以誹謗罪論處。
(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于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雖有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但沒有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則不能以本罪論處。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造成他人人格、名譽嚴重損害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造成惡劣影響的;誹謗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導致被害人自殺的等等情況。
主體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單位不能構成犯罪主體。
主觀方面
本罪主觀上必須是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損害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他人名譽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行為人的目的在于敗壞他人名譽。如果行為人將虛假事實誤認為是真實事實加以擴散,或者把某種虛假事實進行擴散但無損害他人名譽的目的,則不構成誹謗罪。
華表是古時候中華民族的的建筑,當時人們會在上面刻上關于誹謗這樣的字眼,而我國當前在刑法之中也有誹謗罪這一罪名,該罪主要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譽權,而且是通過捏造虛假的事實,該罪成立的標準是情節嚴重,因此公民在平時需要規范個人行為。
網絡誹謗犯罪主體有怎樣的刑事責任
誹謗罪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誹謗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大棚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辦
2020-12-08商標權可以無償轉讓嗎
2021-02-19母親的欠條以子女的名義起訴可以嗎
2020-12-17結婚自由主要有哪些內容
2020-12-21怎樣全面理解婚姻自由?
2021-03-22違反限購政策買房協議有效嗎
2021-02-07離婚可以用電話調解嗎
2020-12-31商業銀行授信中設置歧視性要求怎么辦
2021-01-23醉駕撞車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1房屋轉讓居間協議范本
2021-03-18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因丈夫婚外戀訴離婚,妻子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2021-02-11保險實務中的保險人說明義務是什么
2021-01-09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車險理賠流程一覽
2021-02-03醉酒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付
2021-01-18無證駕車所致財損保險會不會賠
2020-12-13超載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增加10%的免賠率
2021-03-15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