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規定,如果孩子未成年的話,那么應該有法定監護人,監護人對孩子的生活和成長有一定的義務和責任。孩子的監護人不一定只有一個,一般來說是孩子的親生父母,但是在有些情況下,父母不能負擔其監護責任,那么孩子的監護人寫誰有幾個?本文小編就給大家詳細解答一下。
孩子的監護人寫誰有幾個?
如果父母健在,那么監護人就是父母,這是規定的。如果父母不在或者精神有問題,那么孩子的監護人是: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法定監護人的義務
監護人員負有保護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義務。在實施義務教育中,初中生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主要應承擔如下義務和責任:
1、必須按時送適齡的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人學;
2、必須保證適齡的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接受完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不得讓他們中途停學;
3、應按規定,交納政府規定的義務教育雜費;(生活確實困難,無力支付雜費的家庭可向就讀學校提出申請減免)。
4、必須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配合學校教育好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使孩子能健康成長。
根據《義務教育法》第十五條規定,對于那些未經批準,拒送子女或被監護人人學,以及讓正在小學、初中就學的子女或被監護人中斷學業的家長,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分別情況,給予批評教育,罰款或其他行政處分,開采取有效措施,責令他們送子女或被監護人人學。
但是如果孩子的父母親不具備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或者去世的話,孩子的監護人依次可以由孩子的祖父母、孩子父母親的兄弟姐妹承擔,當然這其中也要考慮孩子的個人意愿,以便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車禍多久出責任認定書
2021-01-12搶黃燈出現交通事故是全責嗎
2021-01-16交通事故法院調解還要付律師費嗎
2020-11-22協議離婚后戶口遷移產生糾紛的,該怎么辦
2021-01-26醫療事故賠償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2021-02-24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共同財產
2020-11-30判決后如何申請執行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28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2021-01-22未成年的房產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福利房和集資房有什么不同
2021-03-08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工傷認定能否直接認定勞動關系
2021-01-12飛機延誤一小時賠償嗎
2021-02-21失業保險基金情況是誰監督
2020-11-13林地承包合同的簽訂要求
2021-02-04土地轉讓手續
2021-03-08雙方對于拆遷補償問題無法協商的如何處理
2020-12-31拆遷補償不合理找律師有用嗎
2021-01-31房屋折舊率怎么計算
2021-03-17拆遷補償評估的規定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