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國土資源廳等部門關于進一步規范征遷工作意見的通知
閩政辦〔2012〕148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進一步規范我省集體土地征收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工作,切實保障被征遷群眾的合法權益,促進和諧發展,推廣和諧征遷工作法,省國土資源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制訂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征遷工作的意見》,經省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2年8月21日
關于進一步規范征遷工作的意見
省國土資源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一、嚴格執行征遷程序
征遷工作要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確保征遷過程合法公正。
(一)征地程序
1.告知征地情況。用地報批前,市、縣國土資源部門需以書面形式,將擬征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準、安置途徑等,告知被征地村委會;村委會要召集村民代表會議,將征地有關情況告知村民代表,并結合村務信息公開,采取廣播、在村務公開欄和其他明顯位置公告等方式,多形式、多途徑告知農戶。
2.確認征地調查結果。國土資源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對擬征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以及地上附著物權屬、種類、數量等現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應經權利人確認。
3.組織征地聽證。征地依法報批前,國土資源部門應告知被征地村委會和農戶,對擬征土地的補償標準、安置途徑、社會保障方案有申請聽證的權利。當事人申請聽證的,應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有關要求組織聽證。對聽證中提出的問題,縣(市、區)政府應予以協調,并出具聽證協調意見。
4.公告征地批復。市、縣政府收到征地批復文件之后,應依照法定程序在被征地村委會發布公告。
5.辦理征地補償登記。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6.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征收土地的補償和人員安置方案確定后,有關地方政府應當予以公告,并聽取被征地村委會和農民的意見,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進行修改和補充。
7.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經市、縣政府審批后,由國土資源部門組織實施。征收土地的各項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方案由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實施。
(二)房屋征收程序
1.征收補償方案公開征求公眾意見。結合項目實際,擬定征收補償方案。市、縣政府應組織有關部門對征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并予以公布,征求公眾意見并修改。征求意見期限不得少于30日。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征收房屋,50%以上被征收人認為征收補償方案不符合《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規定的,市、縣政府應當組織由被征收人和公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并根據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2.開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市、縣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房屋征收決定涉及被征收人數量較多的,應當經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決定。
3.公告征收決定。市、縣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后應當及時公告。公告應當載明征收補償方案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權利等事項。
4.選定評估機構。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由被征收人協商選定,協商不成的,通過多數決定、隨機選定等方式確定。
5.公布補償決定。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在征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征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政府按照征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圍內予以公告。
6.公布分戶補償情況。房屋征收部門應當依法建立房屋征收補償檔案,并將分戶補償情況在房屋征收范圍內向被征收人公布。
(三)清理不符合法律法規的政策
1.開展征遷政策清理。各地要對現有的征遷政策進行清理,糾正與法律規定不一致的政策。
2.加強對新出臺征遷政策的論證和審查。切實加強對具體項目征遷辦法的日常審查,防止違反法律規定的征遷政策出臺,杜絕政策隨意性,從制度上、源頭上防止違法征遷行為的發生。
二、及時調整修訂征地補償標準
(一)建立征地補償標準動態調整機制
根據經濟發展水平、人均收入增長幅度等情況,每2至3年對征地補償標準進行調整,逐步提高征地補償水平。
(二)及時制訂新的征地補償最低標準
各縣(市、區)要嚴格執行省政府新出臺的征地補償最低標準,并結合本地實際,在省定最低標準之上,確定各具體區域的耕地年產值標準和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征地補償不得低于省定最低標準和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標準。
三、落實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
(一)抓緊出臺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實施辦法
尚未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被征地農民就業培訓和社會保障工作的補充通知》(閩政辦〔2011〕12號)要求出臺實施辦法的仙游、荔城、城廂、涵江、秀嶼、湄洲灣北岸、延平、詔安等8個縣(市、區),務必于9月底之前出臺實施辦法,逾期未出臺的,將對其政府主要領導進行約談、效能告誡。實施辦法出臺前,上述8個縣(市、區)所屬范圍內的征地項目申報時,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不予出具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措施落實情況審核意見,省、市國土資源部門不予報批征地。
(二)認真落實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政策
已經出臺實施辦法但尚未發放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金的縣(市、區),務必在10月底之前啟動發放工作。逾期未發放的,將對其政府主要領導進行約談、效能告誡。農業、國土資源部門應切實做好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對象的審核確認工作;財政部門應按時足額撥付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應認真做好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金的發放工作。
(三)加強對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專項資金的監管
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會同審計、財政等有關部門開展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資金專項檢查,發現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專項資金未落實、挪用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專項資金或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金未及時足額發放的,要責令限期整改。
四、推動征遷全過程信息公開
征遷實施過程要全程公開,杜絕暗箱操作,確保各環節都在群眾監督下進行。
(一)征地信息公開
1.省國土資源廳負責公開的事項。省政府下發征地批復后,屬于省國土資源廳印發市、縣政府的,在省國土資源廳網站公布征地批復文件。
2.市、縣政府負責公開的事項。市、縣政府收到征地批復文件后,要及時公布《征收土地公告》。通過張貼公告方式公布《征收土地公告》的,應當將省政府批復文件作為附件張貼。市、縣政府征地請示件中所附的各種文書、圖表、賬冊、記錄,由市、縣政府存檔備查;可以依法申請公開的,市、縣政府應當為申請人的查閱提供便利。市、縣政府和征遷單位應當主動公開征收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并為申請人的查閱提供便利。
3.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公開的事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得的征地補償費用的收支情況至少六個月公布一次,接受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監督。
(二)房屋征收信息公開
1.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應及時向社會公布房屋征收與補償法規政策。
2.市、縣政府應當在征收范圍內公布房屋征收決定、房屋征收補償方案、房屋征收補助、獎勵政策和標準。
3.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在征收范圍內向被征收人公布征收范圍內房屋的調查結果、被征收房屋分戶的初步評估結果、被征收房屋分戶補償情況。
五、實行征遷接訪一體化
(一)成立征遷工作組
每個征遷項目都要成立工作組,選調熟悉政策、有實踐經驗、責任心強、公道正派的干部參加,為和諧征遷提供組織保障。
(二)明確征遷工作組職責
征遷工作組負責協調落實征遷補償安置、被征遷群眾社會保障等事項,還必須負責接待群眾來訪。征遷工作組就是信訪接待組,要把每一個征遷項目都作為一起信訪案件來對待,明確人員、落實責任,做好相關政策法規的宣傳解釋和思想疏導工作,第一時間化解征遷矛盾。
(三)征遷工作組成員名單要公示備案
征遷工作組成員名單要在征遷現場進行公示,并報同級信訪、國土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備案。因工作不到位引發群眾上訪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財產離婚了多長時間還能起訴
2021-01-05拆遷安置房不交物業費怎么辦
2021-01-09盜補野生動物是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0-11-19法律顧問費一年是多少
2021-01-30個人作品著作權保護期限
2021-01-05侵犯著作權的行為的認定
2021-03-08交通事故訴訟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5企業破產案件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2-13民法宣告失蹤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25工傷賠償程序該怎么走?
2021-01-24夫妻離異后房產出售要交哪些稅
2020-12-03怎么認定房屋中介欺詐
2020-11-13房產評估基本的流程
2020-12-22用工單位違反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6試用期離職拒不簽字怎么辦
2021-01-12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如何確定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
2020-11-07租的車出的單方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0-11-23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0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