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轉非”人員是否有征地安置補助費
被政府征地后,戶口被轉為農轉非戶口是有補助費的。國家建設征用土地,用地單位除支付補償費外,還應當支付安置補助費。按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
處理此類問題的依據是國土資源部《關于開展制訂征地統一年產值標準和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工作的通知》規定:“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是指在城鎮行政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內,依據地類、產值、土地區位、農用地等級、人均耕地數量、土地供求關系、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劃分區片并測算的征地綜合補償標準,原則上不含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
處理此類問題應當把握的原則為:一是實行征地區片綜合地價補償的地方,不單列安置補助費后,不再按照人員數量進行安置補償。二是被征地農戶根據被征地面積獲得補償后,由承包戶內部協商分配補償費用。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八條
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對因征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如果是非農戶口的話,非農業人口已不是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的在籍人員,不需要以農轉非方式進行安置,不屬于政府征地時需安置的農轉非人員,因此不能獲得安置補助費。以上就是小編為您解答的全部問題,若有其他疑問,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咨詢,也可以閱讀相關法律知識進行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裝卸站不編制溢油應急計劃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0-11-24滿五年的經濟適用房能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23借條和欠條的訴訟時效
2021-02-092015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0-12-11花唄部分用戶接入央行征信,上了征信黑名單怎么辦
2020-12-30發現對方未履行合同義務怎么辦
2020-12-26在兒童樂園玩耍腳骨頭摔斷了,兒童樂園要負責任嗎
2021-02-01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新保險法對被保險人利益的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1-02-09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證是什么意思
2020-12-13土地轉讓契約怎么寫
2021-03-24拆遷戶補償最短多長時間
2021-02-27拆遷補償協議是不是買賣合同
2021-01-03拆遷戶工作證明如何寫以及遷戶口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0廉租房拆遷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7準遷證多久能批下來
2020-12-02拆遷安置房離婚分割怎么進行
2021-02-13二手房買賣簽約前必須注意的有關事項
2021-02-14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對于拆遷補償有哪些規定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