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去世子女怎么分遺產
如果有遺囑,即按遺囑分割遺產。如果沒有遺囑,則應當按照我國《繼承法》規定的法定繼承來處理。《繼承法》第十一條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繼承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如果有表示放棄繼承權的應該在遺產處理前明確表示放棄繼承權,否則在分割遺產時,即使沒有到場也應該分出其應得的那份。
《繼承法》第十三條規定: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二、遺產分割的方式有哪些
1、實物分割。遺產分割在不違反分割原則的情況下,可以采取實物分割的方式。適用實物分割的遺產,可以是可分物也可以是不可分物。對可分物,可以作總體的實物分割。如對糧食,可劃分出每個繼承人應繼承的數量。但對不可分物,則不能作總體的分割,只能作個體的分割,如電視機、冰箱等。對不可分物不能作實物分割的,應當采取折價補償的辦法。
2、變價分割。對不宜實物分割的遺產,可以將其變賣,換取價金,再由各繼承人按照自己應得的遺產份額的比例,對價金進行分割,各自取得與應得遺產份額相對應的價金。
3、補償分割。對不宜分割的遺產,如果繼承人中有人愿意取得該遺產,則由該繼承人取得該遺產的。取得遺產所有權的繼承人按照其他繼承人應繼份的比例,分別補償給其他繼承人相應的價金。
4、保留共有的分割。遺產不宜實物分割,繼承人又都愿意取得遺產,或繼承人愿意繼續保持遺產共有狀況的,則可將其作為共同所有的財產,由各繼承人按各自應得的遺產份額,確定該項財產所應享有的權利與應分擔的義務。
很多人認為,要是父母去世的話,遺產自然而然就應該有子女繼承,這樣說也沒有錯,但子女僅僅是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父母的父母、合法配偶也是屬于法定繼承人的。所以,一般情況下,應該是在所有的第一順序繼承人之間均等的分割遺產。當然,特殊情況下也可以不均等繼承。
法定繼承遺產分配比例是怎樣的
遺產繼承順序和比例是怎樣的
喪葬費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賠償適用情形
2020-12-14留置時間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2-07未盡贍養義務能否受贈與
2021-03-11上下班途中工傷賠償多少
2020-12-10生活困難不給父母錢是否要坐牢
2021-01-05勞務合同可否定免責條款
2021-03-19法律上對繼承權的順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5勞動合同續簽申請書模板是什么
2020-12-10分包給勞務隊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1-02-23職工連續工作滿多久可以帶薪休假
2021-03-13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保險詐騙中數罪的處理
2020-12-07遭綁架致死屬意外 可獲保險理賠
2021-03-14沒有責任認定書的追尾事故保險理賠嗎
2021-01-16繳費期對保單利益有影響嗎
2021-02-18違反保險法的行為
2021-02-11變更受益人未書面通知保險人不影響其效力嗎
2021-01-21投資連接險: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2021-02-15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1-01-14土地轉讓違法所得使用權的表現形式是什么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