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絡虛擬財產侵權司法解釋是什么
網絡侵權,顧名思義,是指在網絡環境下所發生的侵權行為。所謂網絡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連接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絡軟件(即網絡通信協議、信息交換方式及網絡操作系統等,實現網絡中資源共享的系統。”網絡侵權行為與傳統侵權行為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即行為人由于過錯侵害他人的財產和人身權利,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以及依法律特別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致人損害行為。
二、網絡虛擬財產侵權有哪些?
網絡用戶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盜用或者假冒他人姓名,侵害姓名權;
2、未經許可使用他人肖像,侵害肖像權;
3、發表攻擊、誹謗他人的文章,侵害名譽權;
4、非法侵人他人電腦、非法截取他人傳輸的信息、擅自披露他人個人信息、大量發送垃圾郵件,侵害隱私權。
具體人格權包括身體權、生命權、健康權、自由權、隱私權、姓名權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和榮譽權。網絡空間是一個虛擬空間,但它并不是虛幻的,是依賴于現實社會的客觀存在,網絡中依然存在侵犯人格權的違法行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對網上侵犯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的行為,只要受害人能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權人的責任,其合法權益就能夠得到保護。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40條規定,“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的名譽權的行為。
隨著時代的進步,網絡已經普及世界的各個角落,人們可以通過網絡更加便捷的獲得想要的資料或者是信息,因此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網絡。但是生活中,往往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絡進行侵權行為,對此我們需要對網絡環境進行管理,防止侵權事件的發生。
網絡名譽權的相關法律法規
網絡版權侵權行為有幾種類型
網絡上購買到虛假產品怎么辦,哪些屬于虛假產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交物業費,物業可以停水停電嗎
2020-12-16涉外結婚登記要錢嗎
2020-11-29婚前協議內容包括房產共有嗎
2021-03-25特殊合同的訂立方式
2020-12-03新三板掛牌到上市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14怎樣舉證夫妻分居兩年
2021-01-10子女贍養父母有哪些應盡義務
2021-01-26沒有結婚證家暴怎么辦
2021-01-23房產抵押有相關的合同嗎
2020-12-03工作中猝死公司應該負什么責任
2021-01-18委托協議如何終止
2020-11-21擔保合同另有約定是指什么
2021-03-02賣主去世房產怎么過戶
2020-12-04員工有精神病怎么辦
2020-12-19勞務分包內部承包協議是否合法
2021-02-03人事代理
2020-12-27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保險合同爭議有哪些處理方式
2021-03-12投保人解除合同需要經被保險人同意是否合法
2021-01-07對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審批設立保險公司申請的期限是如何的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