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債權訴訟時效
指債權轉讓過程中發生的,損害債權人利益(如債務人不履行義務,而造成債權人利益喪失)或損害債務人利益(如債權人通過非法行為發售債權)的法律糾紛的人民法院支持和受理的期限。
破產程序啟動對債務人訴訟時效的影響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下稱:《破產法司法解釋(二)》)第18條第1款規定:“債務人對外享有債權的訴訟時效,自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之日起中斷。”《破產法司法解釋(二)》的這條規定,屬于《民法通則》第141條規定的“法律對訴訟時效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規定”的情況,應優先適用。
《破產法司法解釋(二)》)的規定強調了對債務人財產和破產債權人的保護,實際上是允許撤銷債務人消極放棄債權的行為,可以有效地防止債務人的破產欺詐行為。不過,這一規定在保障正常、合理的訴訟時效制度方面還存在不足。該條規定指出,是否應當中斷訴訟時效、“重新計算上述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的判斷標準,是“債務人無正當理由未對其到期債權及時行使權利”,但是對于什么是未對其到期債權及時行使權利的正當理由,實在是值得推敲的。債務人由于過失遺忘了對其到期債權及時行使權利,能否算是正當理由,如果這可以算作正當理由,那么債務人就幾乎可以以此為由完全排除這一規定的適用,因為不管是管理人還是破產債權人可能都難以證明債務人未對其到期債權及時行使權利,是由于故意而不是由于過失遺忘造成的;如果這不能算作正當理由,那么對債務人而言,就幾乎不存在其他的正當理由了,這就等于宣布在破產申請受理前一年內,訴訟時效制度對進入破產程序的債務人的對外債權完全不適用,而這對交易安全和社會經濟關系的穩定將造成極大的不利影響。所以,筆者認為,要使《破產法司法解釋(二)》)中的這一規定得到正確的實施,就必須及時對什么是債務人未對其到期債權及時行使權利的正當理由和非正當理由加以列舉界定,指明其主客觀構成要件,需要證明的程度,并且對各方當事人相應的舉證責任予以明確,以保障立法本意得到正確、合理的實現。
如果你遇到這類情況,請參照以上知識進行解決,希望大家通過以上內容能夠對破產企業債權訴訟時效有一個初步認識。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找到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你還有什么疑問,歡迎到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事故等級賠償標準
2021-01-12請律師律師費怎么給,律師服務如何收費
2021-01-25無證醉駕怎么處罰2020,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7交通事故死亡賠償相關法規
2021-01-26合同擔保與擔保物權
2020-12-07加工承攬合同糾紛的管轄地怎么規定
2021-03-15員工上班玩手機公司可以辭退嗎
2021-01-06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車禍后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2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3車燈砸壞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1-26可以提前取出養老保險金嗎
2021-01-26如何辦理保險索賠程序
2020-11-10委托了代理人,本人還能不能參加訴訟?
2021-02-02土地承包權到期應該如何處理
2021-03-12土地轉讓范文
2021-02-24劃撥土地上房產證到期怎么辦
2021-01-27土地流轉合同應當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72020最新拆遷規定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