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舊破產法在破產債權確認程序上的比較
1、舊破產法關于破產債權的審查確認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以下簡稱破產法試行】第十五條規定了債權人會議的職權,其中第一項規定“審查有關債權的證明材料,確認債權有無財產擔保及其數額”,從該條規定可以看出,破產法試行將破產債權的審查確認完全賦予與債權人會議。關于此項職權,由債權人會議以表決形式予以履行。但是,由于上述規定缺乏相應的理論基礎以及司法實踐中不具有實際操作性,在破產法試行實施之后一直廣受質疑:
(一)關于破產債權的審查和確認,從實體上來講,應當屬于人民法院的司法裁判范疇,債權人會議不是司法裁判機關,其不應當具有司法裁判的職責,其作出的決議缺乏司法裁判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二)破產債權被確認之前,有關債權人的資格、債權的性質、數額等屬于不確定項目,由未經確認債權人資格和表決權份額的申報人,通過債權人會議表決程序行使審查確認破產債權職權,存在邏輯上和實際操作上均無法解決的矛盾;
(三)債權人會議是由債權人臨時組建的非常設性、自治性的組織,其成員組成法律素質良莠不齊,加上各自都和破產案件存在無法分離的利害關系,實踐證明,債權人會議的能力不足以承擔具有高度法律專業特性的破產債權審查、確認工作,其無法保證審查程序的公正和高效。
雖然,針對上述矛盾和爭議,最高人民法院在隨后出臺的司法解釋中規定了清算組和人民法院在特定情況下享有審查和確認破產申報債權的職權,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舊破產法體系下債權人會議獨占破產債權審查權的弊病,但由于針對整體破產債權的審查確認主體的不明確、司法解釋規定的支離破碎,使得各地法院在司法實踐中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在保證破產程序順利進行的前提下,各顯其能了。
2、新破產法中的破產債權的審查確認程序
新破產法的頒布實施,打破了債權會議在破產債權審查確認上的“一枝獨秀”,將整個破產債權審查確認程序進行了分解,共設定了三個相互銜接的多主體、多層次的復合式審查確認程序:管理人審查、債權人會議核查、人民法院裁定確認。
新破產法第五十七條規定,“管理人收到材料后,應當登記造冊,對申報的債權進行審查,并編制債權表。”管理人作為接受債權申報的法定主體,在接收債權的申報材料進行登記后,應對申報債權進行審查,并將審查的結果記載于債權表。這一規定確立了管理人對破產債權的審查權。新破產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規定,“依照本法第五十七條規定編制的債權表,應當提交第一次債權人會議核查。”該條第二、三款同時規定,“債務人、債權人對債權表記載的債權無異議的,由人民法院裁定確認。債務人、債權人對債權表記載的債權有異議的,可以向受理破產申請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債權人會議對破產債權的核查職權和人民法院的最終司法確認職權,也由此一并得以確立。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新破產法明確了破產債權的審查確認主體、對各主體的職責作了分工,并最終確定了人民法院的司法確認權,新破產法從制度上對破產債權申報人的權利給予了最大限度的保障。
二、新破產法在破產債權確認程序上的不足
1、在破產債權申報環節上,破產企業所欠稅款等的申報問題沒有明確
新、舊企業破產法均沒有明確相關稅務機關的申報問題。在新破產法頒布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破產企業拖欠稅金是否受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債權申報期限限制問題的答復》中,最高院認為破產企業所欠稅款不屬于破產債權,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破產法》第九條的規定,即不需要申報。由此導致在司法實踐中,稅務機關怠于申報債權和提供證據資料,但在破產財產分配時卻要求人民法院予以確認分配,可能不利于破產程序的進行。新的破產法對此也無作出明確的規定。在地方性的法院文件中也有類似的規定,比如《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企業破產案件操作規程》第74條規定:登記債權應注意區分不同清償順序的債權。第一清償順序的勞動債權與第二清償順序的稅務債權應分別登記,該部分債權不需申報,由清算組、相關部門提交有關證明材料和計算依據。《廣東高院關于審理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十四條:法院宣告企業破產后,應由破產清算組通知稅務部門核定破產企業所欠稅款,稅務部門未在債權申報期限內將破產企業所欠稅款告知清算組的,不影響其依照法律規定的清償順序參與破產財產分配。ヒ隕瞎娑ㄒ求破產清算組主動調查破產企業的稅收債權,已經與新破產企業法將其列入破產債權的立法精神相違背,應當不能繼續適用。筆者認為,為使管理人快速調查核實債務人所欠繳稅款及相關的社會保險費用,實現破產法與稅收法、社會保險法的立法銜接,最高院可以聯合稅收等機關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管理人應在規定的期限內通知相關行政征收機關及時申報稅款、社會保險費等債權并提交相關證據資料。征收機關在指定的日期內怠于申報導致管理人無法查實的,由征收機關自行承擔相應不利后果,對于已經進行財產分配的,不再清償。
2、在破產債權確認程序問題上,規定過于原則,缺乏可操作性
新破產法將舊破產法下由債權人單一主體的審查模式,變更為管理人審查、債權人會議核查,人民法院最終確認的復合審查模式,該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對債權人合法利益的保護,但因為破產法規定的過于原則,缺乏可操作性,實踐中不利于爭端的解決。
上文就是小編對“新、舊破產法在破產債權確認程序上的比較”問題作出的解釋,新破產法明確了法院對破產債權審核的確認權,從制度上對破產債權申報人的權利給予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如何處理?
2020-11-18請律師發律師函多少錢
2020-11-16冤假錯案取保候審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嗎
2020-12-29破產重整還能拿回錢嗎
2021-02-17拖欠工程款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1-01-24購物平臺商家刷好評刪惡評怎么罰款
2020-12-23跳樓討薪為何被行政拘留,農民工跳樓討薪違法嗎
2021-03-02民法典如何規定父母離婚后的父母子女關系
2021-02-19熊孩子損壞滅火器,監護人是否承擔賠償
2021-03-07私人之間房產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0小區電梯廣告牌收益應該歸誰所有
2020-12-05員工對集資房享有什么權利
2021-02-21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勞動合同訂立的程序規定
2021-03-23假學歷入職國企十年如何處理
2020-11-15工作多久勞動合同自然成立
2020-11-26調崗通知書范文
2020-11-18訂立勞動合同時薪水約定不明確如何處理
2021-02-10應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1-02-16人身保險怎么快速索賠,人身保險索賠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