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破產時共益債務怎樣清償
共益債務是指破產程序中為全體債權人的共同利益由債務人財產及其管理人而產生的債務。
《企業破產法》第42條規定了六項共益債務,這些共益債務由破產財產清償。
這些規定基本上是合理的,但其中第5項規定的是“管理人或者相關人員執行職務致人損害所產生的債務”,不應將其規定為共益債務。因為根據《企業破產法》第24條的規定,管理人有兩種:一是單位擔任管理人,一是個人擔任管理人。
如果是單位擔任管理人,則實際的破產管理工作由其工作人員負責,該工作人員的行為屬于其所在單位的職務行為,其在執業過程中致人損害所產生的債務,應由所在單位賠償;如果是個人擔任管理人,法律規定其應當參加執業責任保險,其在執業過程中致人損害所產生的債務,應由保險公司賠償。
因此,企業破產法將管理人或者相關人員執行職務致人損害所產生的債務規定為共益債務,由破產企業承擔賠償責任,是不合理的,這樣必然減少破產財產的數額,從而損害債權人的利益。
二、企業破產時破產費用誰清償
破產費用是進行破產程序所必須支付的費用。根據企業破產法第41條的規定,破產費用有三項:
(1)破產案件的訴訟費用;
(2)管理、變價和分配債務人財產的費用;
(3)破產管理人執行職務的費用、報酬和聘用工作人員的費用。
第(1)項破產案件的訴訟費用按國家統一規定的標準支付,與破產管理人的主觀努力沒有關系。但后兩項費用數額的多少并非固定不變的,與破產管理人的主觀努力程度有很大關系。
根據《企業破產法》第43條的規定,破產費用由債務人的財產隨時清償。
從表面上看,破產費用是用債務人的財產償還,實際上是用債權人的財產償還,因為債務人的財產最終是要向債權人分配的。既然這些費用(訴訟費用除外)是用債權人的財產支付,債權人當然有權參與協商決定其具體數額。
但根據《企業破產法》第61條的規定,債權人會議只有審查權而無決定權、變更權,債權人作為出錢者,對出錢的數額卻沒有決定權,這明顯不合理,極易損害債權人的利益。
三、共益債務包括哪些
1、因管理人或者債務人請求對方當事人履行雙方均未履行完畢的合同所產生的債務
債務人與他人訂立的雙務合同于破產程序開始前已經有效成立而雙方未履行完畢時,法律并未賦予相對人以當然解除合同的權利,因此管理人有權要求其繼續履行。如果管理人要求相對人履行而不為對待給付或對其權利給予充分保護時,對方當事人會行使同事履行抗辯權或不安抗辯權而拒絕履行。為使雙務合同當事人的利益得到保護,使管理人能達到履行雙務合同的目的,各國法律均規定,雙務合同的對待債務為共益債務。
2、債務人財產受無因管理所產生的債務
按照民法的一般原理,雖無法定或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因此而支出的必要費用。該原則適用于破產程序中對債務人進行無因管理的情形。第三人雖無法律上或合同上的義務,但對債務人的財產或事務進行管理或服務的該第三人為此所支出的必要費用或負擔的債務及所受的損害為共益債權,由債務人的財產中隨時支付。但應該注意的是,該無因管理必須發生于破產程序開始之后方為共益債權,若發生于破產程序開始之前,只能作為一般債權而依破產法程序受償。
3、因債務人不當得利所產生的債務
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而使他人受損,自己受益的行為。不當得利為債權產生的根據,受到損害的人有權要求獲得不當利益的人返還該不當得利。受損人為債權人,而受益人為債務人。這一民法原則適用于破產制度。若債務人無法律上的原因獲得利益而致使他人受到損害時,應將該不當得利返還給受損人,受損人因此而產生的對不當得利的返還請求權為共益債權。但是,債務人的不當得利必須發生于破產程序開始之后,才能列為破產債權。若受損人的不當得利的返還請求權發生于破產程序開始之前,則為一般破產債權,只能依破產程序行使權利。在破產程序開始后,債務人取得不當得利,使債務人的財產增加對所有債權人均有利,故因此產生的債務理應列為共益債務而從企業財產中隨時支付。例如,無效合同的對方當事人在破產程序后向債務人履行債務時,債務人應將因此而產生的利益作為共益債務,返還給對方當事人。
4、為債務人繼續營業而應支付的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用以及由此產生的其他債務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后,為債務人的繼續營業而應支付的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用。為債務人繼續營業所必須,是為全體債權人的共同利益,因此,應當列為破產共益債務。
5、管理人或者相關人員執行職務致人損害所產生的債務
在破產程序的進行過程中,管理人、債權人委員會等均為破產債權人的共同利益而執行職務,其與執行職務有關的行為產生的后果,應由債務人負擔。管理人、破產債權人委員會等在執行職務時,因故意或過失造成第三人人身或財產損害的,應負賠償責任。該賠償責任為共益債務,但管理人或監查人應與債務人負連帶賠償責任。如果管理人或監查人因故意或過失造成他人財產或人身傷害與執行職務無關時,雖在執行職務期間,也應由某個人負責,而不應列為共益債權。例如,管理人在工作期間酗酒而傷人時,該賠償責任只能由其自行負責。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企業破產時共益債務怎樣清償”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企業破產法的規定,企業的破產時產生的共益債務,應該由破產企業的資產進行清償。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婚遇到家暴怎么辦
2021-03-03企業貸款無法償還后果
2021-02-23合理實施哪些行為的可以不經肖像權人同意
2021-01-25如何解除反擔保
2021-01-11汽車按揭貸款還完后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5企業申請破產應提供什么材料
2021-03-04入室盜竊并殺人怎么判刑
2020-12-02關于子女探視權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解除婚姻關系有什么條件
2020-11-15勞動案件先予執行是全部訴求還是可以申請部分訴求
2020-11-15無償償幫工受傷的責任誰承擔
2020-12-11事業編會被辭退嗎
2021-03-02什么情況下能回購房屋呢
2021-01-22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單位應當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24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20謊稱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會退保險費嗎
2020-11-30保險要有電子版合同嗎
2020-12-06未盡提示和說明義務 保險免責條款屬無效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