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黨中央明確提出科學發展觀,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決策,人民群眾的環境法律意識越來越強,對自身周圍生存環境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有污染找環保”己成為人們的共識。據統計,環境信訪案件以每年5%---15%的速度遞增,而環境管理中近30%的執法活動主要圍繞解決環境信訪問題。環境信訪的壓力越來越大,并已成為環保執法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1]囿于我國目前有限的環境法治狀況,很多環境污染得不到很好的解決,最終演變成涉法涉訴的環境信訪。涉法涉訴信訪是指已經由執法或司法機關受理,或者已經進入訴訟程序的案件,由于當事人對于執法或司法機關的作為與不作為所提出的申訴和控告未能如愿,轉而向上級機關投訴,或者尋求法律程序之外的信訪途徑。近年來,環境領域的涉法涉訴信訪大量增加,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一個突出因素。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連續不斷的環境信訪是一個嚴重影響建設生態文明的不和諧因素。環境信訪對信訪人、被信訪者、社會都會造成與構建和諧社會格格不入的負面影響,并且通過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影響社會穩定,增加社會安全成本。一、涉法涉訴環境信訪的發生機理環境污染損害大氣、水體、土壤等生存必備條件,造成空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地沙漠化、產生對人體有毒有害的物質等嚴重危害后果,并直接危害人的生命健康,嚴重的環境污染甚至危及人的基本生存條件,導致人們無法正常生活,因此,公眾高度關注環境污染的預防、監控和治理措施。面對環境污染的嚴重惡化趨勢,市場和政府是解決環境問題的兩只手”,曾經在環境保護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環境保護也會同時存在著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市場要發揮其最有效率資源配置方式的功能,必須具備兩個起碼的條件:一是產權明晰,經濟人才有動力進行市場博弈;二是競爭充分,沒有壟斷,但是環境資源的公共品特性無法滿足這兩個基本條件。環境資源無法明晰產權,環境資源的生態價值無法象計算其經濟價值那樣精確,環境資源也無法公平交易,環境資源高度壟斷于政府手中,環境資源市場存在無市場或薄市場,這是市場失靈,市場失靈的存在表明,如果政府能比市場做得更好,那么政府是可能在糾正市場失靈方面發揮作用的,在市場失靈的領域,對環境資源這樣的公共物品,很難進行產權界定時,需要政府進行國家干預。政府因為市場失靈的存在而成為環境公共物品的受托人,政府憑借看得見的手”,把環境保護的經驗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下來,環境法是政府管理環境的依據,但是政府是由具體的政府官員組成的,也存在經濟人的本性,也有利益最大化的動機,也會利用政府權力進行權力尋租,或者政府在污染企業的利誘和壓力下,機構俘獲”,無法忠實的履行受托義務,這是環境保護的政府失靈。環境保護的政府失靈和市場失靈要求第三種調整機制的出現,即以公眾參與為主的環境法實施機制。環境信訪實際就是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一種形式,不過這種形式是一種在環境污染損害已經發生后的被動形式,是在信訪人認為環境行政權缺乏公定力、公信力之后的一種自我救濟途徑。一般認為,信訪是信訪人認為自身權益受到嚴重侵害時的一種事后救濟方式,環境信訪是環境信訪人在環境權益受到嚴重侵害時的一種事后救濟方式,但是這種救濟方式是采取與國家權力或者地方權威對抗的方式,信訪人和政府處在對抗的兩極,兩者之間的矛盾達到極為激烈的程度,地方政府甚至采取強硬措施阻攔信訪人的利益表達,使得信訪人和政府造成無法調和的矛盾,最終不得不形成涉法涉訴的信訪。涉法涉訴的環境信訪是在環境保護的市場和政府雙重失靈前提下,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一種重要形式,信訪人、公眾和政府是有效解決涉法涉訴環境信訪問題的三方當事人,他們秉承的環境信訪理念對于解決涉法涉訴環境信訪問題至關重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蓋章和簽字效力一樣嗎
2020-12-31精神傷殘等級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13組合貸款保證費都有哪些
2020-11-25停發的傷殘撫恤金可以補發嗎
2021-03-16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學生補課導致猝死是誰的責任
2021-03-19把房產證抵押需拿出房產證嗎
2021-02-04房屋不動產到期可以延期嗎
2021-01-13離婚了簽署的借條有效嗎
2020-12-14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三)
2021-01-02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3-05對方車輛全責保險公司是否應賠付
2021-02-10保險合同采取的形式包括什么
2021-03-15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29變更受益人未書面通知保險人不影響其效力嗎
2021-01-21國家承擔軍人傷亡保險的資金
2020-11-15土地承包權可以繼承嗎,可以贈予嗎
2021-02-22